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广信科技冲刺北交所,业绩爆发却背负债务,扩产缓慢未来何去何从?

   时间:2025-05-07 19:59:34 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信科技”),一家专注于绝缘材料及成型制品的专业供应商,近日成功通过了北交所的上市审核,朝着正式上市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广信科技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6年,公司就曾尝试在创业板上市,但因资产及业务独立性问题未能如愿。多年后,广信科技转战北交所,并于2024年6月递交了招股书。不到一年的时间,公司便顺利过会,展现了其坚定的发展决心和实力。

然而,尽管上市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广信科技仍面临一些质疑和挑战。其中,关于其募资用途和收入真实性的问题尤为引人关注。这些问题,无疑需要广信科技用时间来证明其清白和实力。

广信科技成立于2004年,由湖南省邵阳造纸厂职工魏冬云创立。在造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后,魏冬云将目光转向了绝缘纤维材料领域。在他的带领下,广信科技逐渐发展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并于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尽管曾冲击创业板失败,但广信科技并未放弃上市梦想,而是积极为冲击北交所做准备。

此次IPO,广信科技计划募资2亿元,用于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市场对其扩产时机及募资用途提出了质疑。招股书显示,尽管公司两大核心产品绝缘纤维材料和绝缘纤维成型制品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100%,且自2022年以来一直在80%左右,但广信科技的产能扩张却相对缓慢。在下游需求旺盛、负债率较低且具备举债加杠杆条件的背景下,公司为何没有提前大幅扩产?这一问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除了扩产进展缓慢外,广信科技的业绩爆发式增长也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04亿元和1472.36万元,远未达到北交所的上市标准。然而,到了2023年,公司业绩突然爆发,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了38.16%和235.55%的增长。2024年,公司业绩继续大增,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8亿元和1.16亿元。这一远超行业的业绩增幅引发了交易所的深入问询。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广信科技表示主要与产品内容、产品结构、定价策略以及下游应用市场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量的大幅上升,输变电行业需求旺盛,从而拉动了绝缘材料的使用。在此背景下,广信科技业绩持续上升。然而,交易所仍对公司业绩增长的合理性表示质疑,特别是针对公司大量只签字未盖章的收入合同以及经销商收入的真实性。

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广信科技只签字未盖章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96%、63.59%和73.94%。公司解释称,下游大型变压器生产企业印章管控严格,审批流程漫长,加之产品交付量大、频率高,导致签收单难以盖章。公司经销商中还存在多家员工人数不足10人的小型经销商,其中一家甚至只有1名员工,且该经销商的经销毛利率远高于其他经销商。广信科技表示,该经销商为公司关联方,且销售的产品定价强,因此毛利率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业绩连年增长的背后,其发行估值也可能水涨船高。然而,此前广信科技曾因估值回调导致实控人损失2400万元。2020年12月,新材料基金、红土瑞锦等投资者对广信科技进行增资时,公司估值为6.53亿元。然而,根据后来签订的《估值调整协议》,广信科技增资时估值被下调至4.96亿元。这意味着实控人需要退还2400万元给投资方。截至目前,实控人魏冬云、魏雅琴父女已退还400万元,剩余2000万元将在未来两年内支付完毕。

尽管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但广信科技身处高景气赛道,其业绩短期内仍具备一定的增长空间。然而,由于其扩产较为缓慢,待新产能达产时,是否还能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的福利仍是一个未知数。

广信科技的上市之路充满了波折和挑战,但公司始终坚定前行。未来,广信科技能否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并赢得市场的认可?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