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迎来了中式面馆连锁品牌“遇见小面”的上市申请,该品牌由招银国际独家保荐,正式迈出了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步伐。
“遇见小面”自2014年在广州成立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川渝风味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品牌由宋奇、苏旭翔、罗燕灵三人共同创立,其中宋奇凭借其在麦当劳与百胜餐饮的丰富经验,将标准化管理引入“遇见小面”,并特别注重数字化建设,为品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打重庆小面的“遇见小面”,在不断拓展产品线的同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400家门店。2024年6月,品牌迎来了第300家门店的开业,而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到2025年4月,门店数量便突破了400家大关,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还有64家新餐厅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预示着品牌将持续扩大其市场版图。
根据招股书显示,“遇见小面”的餐厅网络已覆盖中国内地22个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一线城市的门店占比高达73.27%,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占比分别为7.59%和16.50%。在2024年,按总商品交易额计算,“遇见小面”不仅成为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还跻身中式面馆经营者前四强。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该品牌在中国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的总商品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最高。
然而,在餐饮业整体客单价下降的行业背景下,“遇见小面”的平均消费金额也有所下滑。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并提升整体销售额,品牌主动降低了菜品价格,提供更加物美价廉的用餐体验。招股书显示,餐厅订单的平均消费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36.1元降至2023年的人民币34.0元,再进一步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32.0元。
尽管面临行业挑战,“遇见小面”的营收与净利润规模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品牌分别实现收入约4.18亿元、8亿元及11.54亿元人民币;年内利润也由2022年的亏损3597.3万元转为2023年的盈利4591.4万元,再到2024年的盈利6070万元人民币。
回顾近年来中式新消费投资浪潮,“遇见小面”无疑是粉面馆赛道中的佼佼者之一。除了“遇见小面”外,张拉拉、陈香贵、马记永以及和府捞面等品牌也备受瞩目。然而,自2023年以来,资本对新消费赛道的态度开始回归冷静。尽管如此,“遇见小面”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依然获得了碧桂园创投、喜家德水饺连锁品牌等多家资本的青睐。
展望未来,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预计到2029年,该市场的总商品交易额将达到5100亿元,其中川渝风味面馆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最高。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随着面馆行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新兴品牌将获得更多市场和资本的关注。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馆企业应不断创新品牌形象、营销方式和衍生零售产品,以增加市场份额。
作为中式面馆行业的佼佼者,“遇见小面”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不断发力,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用餐体验。随着上市进程的推进,“遇见小面”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引领中式面馆行业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