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洛阳农机装备:千亿产业新动能,智绘现代农业新图景

   时间:2025-04-15 10:54:41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圆满落幕,中国经济版图上涌现出一批新兴千亿级产业,它们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些产业以创新为核心,政策为引领,市场为导向,地域优势为依托,正书写着中国经济新篇章。本报即日起推出“千亿产业新活力”系列报道,深入探访优秀产业集群,讲述千亿产业如何横向融合、纵向拓展,透过产业视角,展现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能。

春回大地,四月的洛阳城迎来了旅游旺季,城内牡丹争艳,城外麦田郁郁葱葱,正值生长关键期。洛阳农户感慨道:“春季天气多变,但如今有了自走式喷灌机和植保无人机,小麦的施肥、灌溉、防虫、除草等田间管理变得轻松多了。”河南省作为产粮大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稳居1300亿斤以上,这离不开现代化农机农具的广泛应用。河南省拖拉机与配套农机具数量全国领先,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高达88.1%。

市场需求推动了河南省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其中,以洛阳为中心的农机装备产业尤为突出。2024年,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实现了河南省在该领域的零突破。洛阳农机装备产业始于1955年建设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历经近七十年发展,已形成洛阳为核心,联动郑州、开封、新乡等地的产业格局,并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洛阳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中国一拖为龙头,洛阳已构建了涵盖整机、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整机生产方面,洛阳能生产包括智能拖拉机在内的近百种现代农机装备,拥有中国一拖、河南中联重科、洛阳辰汉等骨干企业,形成了动力机械、畜牧装备、收获机械等产品体系,收获机械总产量全国领先,具备年产20万台拖拉机、5万台收获机械的能力。

在零部件生产方面,中国一拖带动本地企业实现了齿轮、座椅、智能终端等零部件的生产配套,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洛阳拥有采埃孚(洛阳)车桥、一拖液压传动等骨干企业,在农机悬挂、驱动桥等领域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目前,以洛阳为中心的农机产业集群已覆盖上下游企业300余家,综合产值达600亿元,占全国30%,是国内最强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之一。

洛阳不仅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还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格局,依托河南科技大学、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等高校院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按照河南省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方案,到2025年,将建成以洛阳为核心,辐射郑州、开封等地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农机装备制造基地。

科技创新是洛阳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3年,河南省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小麦受损严重,洛阳农机信息服务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开发的该平台,接入近4000台农机,通过精准调度,有效应对了恶劣天气影响。农机云平台不仅提供资源配套服务,还执行了河南省智能农机作业补贴试点项目,已在全省18个地市推广使用。

洛阳辰汉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洛阳农机智能化发展的代表企业之一。该公司多年来致力于甘蔗全程机械化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国产甘蔗收割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洛阳辰汉的小型收割机一天能收割80吨到100吨甘蔗,大型收割机更是可达一天两三百吨,极大地提高了收割效率。

为支持洛阳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研发创新、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方面全力支持。洛阳将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为契机,推进三大行动,目标到2027年,集群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带动超700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