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税博弈的复杂局势中,一个意想不到的群体成为了焦点——美国消费者。他们在这场贸易战中意外发现自己成为了最终承担代价的一方。
事情起因于中国生产商们在Tik Tok上的一系列视频揭露。这些视频如同一扇透明的窗户,向美国网友展示了国际大牌背后的代工真相。生产商们不仅展示了他们以极低价格生产的产品如何被贴上高价标签,还直接在视频中附上敦煌网链接,邀请美国消费者“跳过品牌溢价,直连源头工厂”。
敦煌网,这个由前卓越网CEO王树彤于2004年创立的B2B跨境电商平台,在近日意外迎来了流量井喷。据应用数据平台Appfigures显示,敦煌网在4月11日还默默无闻,但仅仅两天后的4月13日,便一路飙升至App Store美区免费榜第二位,仅次于ChatGPT。其iOS下载量更是暴涨732%,仅美国市场就贡献了6.51万次下载,增幅高达940%。
敦煌网的爆火,不仅因为其作为海外跨境版“1688”的平台属性,更在于其成为了这场“反向海淘”浪潮中的关键角色。美国消费者在了解到奢侈品市场的代工秘密后,开始纷纷下载敦煌网,寻找那些被贴上高价标签的“源头好货”。
在这场由社交媒体引发的贸易风暴中,中国跨境商家们的营销策略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利用Tik Tok揭露品牌溢价,还通过生动的短视频展示产品,成功吸引了海外消费者的目光。例如,一位东北大姐“铝小姐”以浓厚的东北口音和热情洋溢的介绍,成功走红Tik Tok,她的太空舱移动房屋视频获得了超过640万的播放量。
同样,拥有140多万粉丝的“LCSIGN小哥”竹宇,凭借其流利的英语和模仿多国口音的才华,成为现象级的出海网红。他在短视频中自如切换口音,介绍自己的LED灯牌等产品,成功吸引了海外网友的注意,带来了大量订单。
然而,敦煌网的爆火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原本定位为B2B平台的敦煌网,如今意外触达了大量普通消费者。为了承接这波流量,平台不得不调整策略,鼓励美国用户囤货,同时简化购物流程,支持小额订单和灵活支付,成功实现了“B2B2C”的混合模式“破圈”。但如何平衡B端和C端需求,避免用户体验下降或退货率上升,成为敦煌网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流量激增,海外媒体也开始关注敦煌网的销售情况。中国制造商们代工的产品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等同于国际大牌贴牌销售的商品,因此,中国商家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大牌代工”的做法可能会面临“擦边营销”的指责,甚至是知识产权的侵权诉讼或处罚。
尽管如此,敦煌网的爆火仍然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应用出海带来了新的机遇。它展示了中国商品在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潜力,也为中国跨境商家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与此同时,中国旅游市场的过境免签政策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推出,更是为吸引海外消费者“入华”购物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这场由“关税”与短视频引发的全球贸易革命中,敦煌网只是吃到螃蟹的幸运儿之一。真正迎接时代红利的,将是那些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拥有良好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的中国跨境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