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驾安全引关注,行业宣传过度何时休?

   时间:2025-04-02 16:48:28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小米SU7汽车发生的一起严重交通事故,导致三名年轻女大学生的不幸离世,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切哀悼。年轻生命的逝去,让公众对于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产生了诸多疑问。

4月1日晚,特斯拉通过其官方微博转发了全球副总裁陶琳的言论,重申了特斯拉在设计与制造汽车过程中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这一声明似乎为特斯拉及其同行们提供了一定的舆论支持。当晚,尽管美股科技股普遍下跌,特斯拉股价却逆势上涨3.58%。同时,理想、蔚来、小鹏等电动汽车品牌的股价也同样呈现上涨趋势,表明资本市场对智能驾驶的前景依然保持乐观。

特斯拉、百度等科技巨头此前公布的测试数据显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相较于人类驾驶有明显提升。马斯克曾豪言,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将在今年实现比人类驾驶安全百倍的目标。而百度则声称,其萝卜快跑项目的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1/14,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已达到人类驾驶的十倍以上。

然而,小米SU7事故的发生,无疑给这一乐观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细究事故原因,小米公开的数据显示,事故发生时,驾驶员存在明显的疏忽。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启动后的极短时间内,车机系统便提醒驾驶员不要分心,随后更是检测到驾驶员双手已脱离方向盘。最终,在碰撞警告发出并尝试减速时,车辆仍以高达97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导致了这场悲剧。

小米SU7所搭载的智能驾驶技术被官方定义为L2级别,即辅助驾驶。然而,从驾驶员的行为来看,他显然对辅助驾驶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信任,忽视了驾驶的基本准则。驾驶员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女儿曾多次称赞智能驾驶的便捷与安全,但她始终告诫女儿,技术尚未完善,不能盲目依赖。

事实上,法律上明确规定,辅助驾驶出现问题时,责任应由驾驶员承担。辅助驾驶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这一点往往被部分车企在宣传时所忽视。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近期在媒体上发文指出,一些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技术时,往往夸大其词,甚至违反广告法,而对潜在的风险则轻描淡写,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

目前,市场上以智能驾驶为卖点的汽车大多仍处于L2辅助驾驶阶段,远未达到法律意义上的L4自动驾驶级别。然而,在车企的宣传中,智能驾驶技术往往被描绘得近乎神奇。这种过度美化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削弱了行业的整体信誉。

随着电动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马力的急剧增加,安全隐患也随之加剧。高马力意味着驾驶员稍有不慎,便可能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对于新手司机而言,这种风险尤为突出。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呼吁,车企应对智能驾驶技术进行合理限制,如检测到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时,强制关闭自动驾驶模式,并在一定时间内禁止重新开启。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明确告知消费者智能驾驶技术的边界与风险,确保驾驶安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