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商平台“擦边球”商标频现,消费者如何避开“李鬼”陷阱?

   时间:2025-04-02 15:05:08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电商平台上的擦边品牌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众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遭遇真假难辨的困境。这一现象在儿童电话手表领域尤为突出,记者通过深入调查,揭示了其中的种种乱象。

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当输入“儿童电话手表”进行搜索时,除了能找到正品“小天才”品牌外,还会出现诸如“小天才特惠”、“小天才酷盖”等名称高度相似的店铺和商品。这些商品售价低廉,销量惊人,如一款“小天才特惠”手表售价仅为218元,却已售出2千件;另一款售价248元的“小天才酷盖”手表更是销量破万,凭借突出的“性价比”优势登上了热卖榜前列。

然而,这些看似性价比极高的商品,实则存在诸多质量问题。消费者反映,收到的产品往往定位不准、电池续航能力差,与正品相去甚远。一位北京的消费者张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骗局,她为孩子购买了一款标注为“正品保障”的手表,到货后却发现并非“小天才”品牌,商家则以“自主品牌”为由拒绝退货。

那么,这些擦边品牌究竟是谁在制造呢?记者通过天眼查检索发现,“小天才特惠”商标归属于深圳市创信优品科技有限公司,“小天才酷盖”商标则归属于掌航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与正品“小天才”品牌的母公司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无股权关联。还有多家企业也在同时申请与“小天才”近似但带有不同后缀的商标,这些商标申请均处于等待实质审查阶段。

面对这一乱象,正品“小天才”品牌方面表示零容忍,并正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然而,由于部分商家利用商标注册漏洞规避风险,导致诉讼周期长、成本高,维权之路并不平坦。正品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应认准官方旗舰店及授权渠道,避免被擦边品牌所蒙骗。

律师指出,若商家故意模仿产品包装或宣传用语,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对于正在申请注册中的商标,权利人可在公告期内提出异议,或待注册后申请宣告无效。若商家虚构“正品同源”、“官方授权”等事实,可能构成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依法主张退一赔三。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商家利用信息差规避责任,在页面角落标注“自主品牌”或在消费者询问时明确告知非正品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擦边商标已成“灰色产业”,在其他领域同样存在。如食品行业中的“千禾0”酱油、“壹号土猪肉”等,均是利用描述性词汇进行商标注册,试图利用标签进行投机营销。这些案例与小品中的荒诞逻辑如出一辙,本质是利用知名品牌声誉“搭便车”。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新规定进行规范。如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些规定的出台,将有助于打击擦边品牌现象,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