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近日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地铁食堂的城市,这一创新举措迅速吸引了大量市民和网友的关注。位于苏州地铁1、2号线换乘站广济南站的这家地铁食堂,原本是为地铁站员工服务的内部食堂,如今已转型为面向公众的社区食堂。
据悉,该地铁食堂占地面积超过1300平方米,能同时满足约280人就餐。食堂内部设有六大档口,包括苏式匠心档、自选能量站、轻餐吧等,提供包括苏式经典面、腊味煲仔饭在内的60余种菜品,选择多样,风味各异。
苏州地铁食堂特别注重食品的新鲜与健康,强调所有菜品均为“非预制”,并通过“透明厨房直播间”实时展示后厨操作情况,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就餐体验,纷纷称赞食堂的菜品新鲜可口。
苏州轨道交通城市运维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亚军表示,自开业以来,地铁食堂日均供餐量已超过2400份,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在更多地铁站开设社区食堂,以满足更多市民的用餐需求。
受到苏州地铁食堂成功的启发,昆明也宣布将于今年4月中旬开放地铁食堂。昆明地铁大食堂不仅将针对通勤人群推出9-15元的套餐服务,还将在各大换乘站点设置早餐车,方便市民在不同时间段享用美食。
地铁食堂的火爆,无疑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认为,地铁每天承载着大量的通勤人群,这一庞大的即时用餐需求为地铁食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国营背景下的地铁食堂在健康品质方面更具保障,这也是其备受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然而,地铁食堂的开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地铁空间有限,食堂的规模和数量容易受到限制。谷亚军指出,在规划建造地铁时,主要关注的是交通功能,站内商业空间相对有限。因此,相比广济南站这样的大型食堂,小型餐厅模式或许更易在地铁站内推广。
菜品价格也是地铁食堂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虽然地铁食堂在转型为面向公众的社区食堂后,价格有所调整,但部分消费者仍认为其客单价与市场同类型餐饮品牌相差无几,甚至缺乏性价比。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食堂的菜品价格偏高,份量偏少,缺乏特色。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地铁食堂作为一种新兴的餐饮业态,其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在追求性价比的时代背景下,地铁食堂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经营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更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