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行业近期波澜再起,市场格局似乎正酝酿新一轮变动。行业领头羊滴滴重启补贴战略,与此同时,曹操出行宣布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1.92亿股普通股。这一消息标志着网约车市场的竞争或将进一步加剧。
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旗下的网约车平台,其主营业务涵盖出行服务、车辆租赁和车辆销售,其中出行服务占据核心地位,收入占比超过九成。从财务数据来看,曹操出行的营收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收入分别达到71.53亿元、76.31亿元、106.68亿元和61.60亿元。然而,尽管营收增加,公司依然面临盈利压力,经营亏损虽然逐年收窄,但仍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出行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聚合平台。招股书显示,来自聚合平台的GTV(总交易额)占比从2021年的43.8%迅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82.6%,同期通过聚合平台获取的订单占比也大幅提升。这种高度依赖使得曹操出行面临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管理层坦承若聚合平台行业整合,公司可能因议价能力有限而面临不利条款。
这种依赖聚合平台的模式,让曹操出行在流量入口上显得较为被动。与拥有自有流量渠道的巨头相比,曹操出行在议价能力上处于劣势。例如,游戏行业中,腾讯因其微信平台的强大流量分发能力,能够抵御渠道方的剥削,而其他游戏厂商则不得不接受高昂的渠道分成费用。
同样,在网约车行业中,除了滴滴这样拥有自有流量和用户基础的平台外,曹操出行等玩家不得不依赖聚合平台获取订单。这种情况不仅限于曹操出行,另一家网约车公司盛威时代也面临类似问题,其通过高德平台产生的GTV占比高达九成以上。
随着美团、华为等巨头开始涉足网约车市场,行业格局可能进一步重塑。美团打车重启自营业务,华为推出打车应用“Petal出行”,这些巨头拥有庞大的流量入口和用户基础,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一体化的出行体验。这种趋势将对现有的网约车平台构成挑战,尤其是那些缺乏自有流量的玩家。
在面临外部竞争的同时,曹操出行也在探索内部转型和升级的路径。招股书中提到,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并推出定制车、改进服务质量、扩大地理覆盖范围、提升技术及投资自动驾驶等方面。其中,自动驾驶被视为弯道超车的机会。作为吉利孵化的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在智能驾驶方面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与行业头部相比仍有差距。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对网约车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无人驾驶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为平台带来更大的流量和更高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落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处于亏损状态的曹操出行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国内外巨头在无人驾驶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曹操出行想要追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曹操出行的上市无疑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上市不仅能够为公司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还能够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曹操出行能否成功突围、实现弯道超车,仍需时间检验。
总之,网约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曹操出行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其上市之举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面对外部竞争和内部转型的双重压力,曹操出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需看其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