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领域的知名企业永和股份(股票代码:605020.SH)近日正式公布了其定向增发注册稿,标志着这一历时近两年的融资项目终于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然而,与最初计划募集的35亿元相比,最终的融资规模减半,这一变化对项目的推进、公司的流动性以及实控人的利益都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据公开资料,永和股份此次募集的资金总额不超过17.36亿元,将用于包头永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项目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发行对象涵盖了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之一的童建国在内的最多35名特定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定增项目最终获批,但其融资规模的大幅缩减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早在2023年3月,永和股份首次披露的定增计划中,拟募集资金总额高达35亿元,其中30亿元用于包头新能源材料项目,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实际情况的考量,永和股份先后两次调整定增预案,最终募资总额确定为不超过17.36亿元,包头新能源材料项目的投入资金也相应削减至12.36亿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永和股份募资规模的大幅缩水,与其股价的持续下跌密不可分。自定增预案首次披露以来,永和股份的股价在震荡中一路走低,从35元左右的高点跌至目前的20元左右,跌幅超过40%。这一变化使得公司难以按照原定计划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为了提振股价,实控人童建国曾多次增持公司股份,并通过转增股份、可转债转股等方式扩大股本。然而,这些努力并未能显著提振股价,反而由于股本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股价上涨的难度。在当前股价和股本规模下,永和股份远远无法支撑起原定的35亿元融资规模。
除了募资缩水带来的挑战外,永和股份还面临着流动性压力。根据公司财报,近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则相对较低。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为2.58亿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高达12.19亿元和1.12亿元,资金缺口显而易见。
永和股份的业绩也呈现出波动的趋势。近年来,受制冷剂供给扩大、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下游需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整体有所下滑。尽管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整体而言,公司的业绩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永和股份表示,将通过银行借款和经营积累等方式解决募投项目的资金缺口。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结构,努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