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户外热浪下,“双蕉”品牌梦碎,回归舒适区能否重拾辉煌?

   时间:2025-02-25 11:24:02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互联网品牌蕉内与蕉下如同异姓姐妹,共同追逐户外服饰市场的梦想。2024年,户外运动的热潮席卷全球,各大品牌纷纷在这片蓝海中掘金。安踏旗下的迪桑特、可隆,以及亚玛芬旗下的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业绩显著增长,成为行业焦点。

这股户外热潮始于2022年,当时疫情反复和长途旅行受限,露营、飞盘等户外活动悄然兴起,户外服饰市场迎来新风口。蕉内与蕉下作为内衣和防晒品领域的佼佼者,也顺势进军户外市场。

蕉内在2023年首次推出“氧气冲锋衣”,并在次年9月推出第二代产品,主打“城市冲锋衣”概念,试图以差异化场景突围。而蕉下则走“轻量化户外”路线,推出“气绒冲锋衣”等户外产品,并邀请周杰伦、杨幂等明星代言,企图借助国民热度推动“气绒滑雪服”破圈。

然而,尽管这两个品牌在互联网营销方面游刃有余,以概念先行和强营销手段迅速崛起,但在专业门槛较高的户外服饰领域却未能如愿以偿。在2024年天猫双11运动户外销售榜上,老牌户外品牌及骆驼、伯希和、可隆、迪卡侬等品牌纷纷上榜,而蕉内与蕉下却榜上无名。

这些上榜品牌或主打平价、或定位时尚与户外生活方式,或与蕉内、蕉下价位相近,对半路出家的“双蕉”品牌形成了围合打击。今年1月,蕉内位于北京三里屯的门店关闭,尽管官方解释是租约到期,但这一事件或许从侧面反映了门店经营未达预期。

蕉下的形势更为严峻。2024年下半年,蕉下被曝出裁撤品牌部门,品牌CMO也在架构调整中离职。此前,蕉下两度递表港交所,但至今IPO仍遥遥无期。与此同时,蕉内与蕉下原本盘踞的内衣和防晒赛道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运动品牌也开始涉足这些领域。

蕉内与蕉下作为互联网营销高手,深谙概念先行和强营销之道。它们通过“无标签”“防晒就是防老”等独特概念吸引消费者,再以明星代言和铺天盖地的宣传手段提高品牌声量,成功打造行业爆款。然而,这种营销手段在户外服饰领域却未能奏效。

在户外服饰领域,消费者对产品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而蕉内与蕉下更多地将精力放在时尚感上,忽视了户外产品的基础性能保障。在社交平台上,关于蕉内冲锋衣不保暖、不透气、防水性能差等评价屡见不鲜。蕉下也因重营销轻研发而备受质疑,其研发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远低于销售费用。

相比之下,户外运动领域的成功品牌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可隆在强调时尚性的同时,并未放弃户外装备的基础性能,背靠安踏集团享有高端户外资源。骆驼则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线上折扣力度,在主力价格区间内赢得了大量消费者。迪卡侬则以其平价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尽管在户外市场遭遇挫折,但蕉内与蕉下在主营业务领域仍表现出色。在内衣领域,蕉内在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在防晒服领域,蕉下也在618活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回归舒适区并不意味着能一劳永逸。

内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Ubras等竞争对手紧追不舍。同时,小野和子等黑马品牌也不断涌现,推出满足女性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在防晒服饰市场,市场规模朝着千亿迈进,安踏、李宁等运动品牌也纷纷下场争夺市场份额。

面对新秀辈出和巨头下场的局面,蕉内与蕉下即便回到舒适区,仍需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和竞争。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