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巴巴最新一季财报发布前夕,市场普遍存在一种忧虑情绪。自年初以来,受AI叙事、苹果合作以及民企座谈会等一系列利好消息推动,阿里股价已飙升50%。市场担忧,若财报业绩未能达到预期,这股涨势或将难以为继,阿里股价恐将回落。
然而,2月20日晚间,随着阿里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的揭晓,这些担忧迅速消散。阿里美股股价一度暴涨近15%,盘中触及144.51美元的高点,创下了自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最终收盘价为135.97美元,涨幅达到8.09%。
从财报数据来看,阿里的表现确实亮眼。截至2024年12月的这一季度,阿里实现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为近四个季度中增速最高的一季。更为惊人的是净利润,达到了464.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3%。
经调整EBITA(反映真实业务经营情况)同比增长4%,达到548.53亿元;自由现金流为39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1%,这主要是由于云计算和物流建设的资本开支增加所致。尽管自由现金流有所下降,但阿里的整体财务状况依然稳健。
深入分析财报,可以发现阿里的这一季度业绩略超预期,但真正让市场兴奋的是,财报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阿里已经重回正轨。它不仅成功应对了监管压力,还剥离了银泰、大润发等非核心资产,近一年来聚焦电商和云计算主业的策略开始显现成效。
从财报中不难看出,“聚焦主业+AI驱动”是阿里成功的关键。核心商业板块保持稳定,而国际商业和云智能则成为推动阿里前进的两大新引擎。更重要的是,阿里讲述的AI新故事,终于开始获得市场的认可。
然而,仔细观察阿里的利润构成,可以发现其“虚高”的一面。经营利润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财务操作而非业务层面的实质性改善。阿里通过出售线下零售业务银泰和大润发,释放了大量利润。同时,投资收益和汇率变动带来的利差收入也对净利润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阿里的六大业务集团中,淘天集团的表现尤为抢眼。本季度,淘天集团收入同比增长5%,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为整体利润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但直营收入的连续下滑,反映出高客单价商品销售乏力的问题。淘天集团正在通过提高佣金率来实现收入增长,但这一过程并不容易。
在电商基本盘稳定的同时,云智能和国际商业成为阿里新的增长点。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3%,达到317亿元。AI相关产品的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显示出阿里云在AI领域的强劲实力。然而,尽管AI为阿里云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但目前AI收入在阿里云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仍然较低。
国际商业方面,阿里国际商业收入增长32%,达到378亿元,成为阿里所有业务集团中增长最快的板块。然而,这一增速的背后是巨大的烧钱投入。速卖通在欧洲市场的扩张和Lazada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都带来了高额的营销和物流成本。
除了核心商业和阿里云外,菜鸟和高德也是阿里盈利的业务板块。菜鸟虽然面临调整期的阵痛,但整体表现依然稳健。高德则凭借高达8.45亿的月活,在流量生意上做得风生水起,本季度首次实现盈利。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阿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再盲目扩张,而是开始聚焦核心业务,并通过财务手段优化利润结构。同时,阿里也在积极押注未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AI等前沿技术领域。
在阿里的变革中,员工和投资者都看到了希望。只要能够稳住电商基本盘,等待国际业务扭亏为盈,以及阿里云凭借AI实现弯道超车,阿里或许真的能够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