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场聚焦于“人工智能如何驱动科学研究”的高端研讨会于2月19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精心策划并主持。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就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影响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对话。
研讨会的现场氛围热烈,与会者们积极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会议期间,专家们一致认同,人工智能正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至经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模型构建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强大引擎,引领着科研范式的新一轮变革。
然而,专家们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数字鸿沟的存在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发展,使得科研资源的分配并不均衡。另一方面,尽管人工智能在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的融合深度仍有待加强。潜在的安全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以应对。
面对这些挑战,与会专家们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他们认为,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必须坚持包容普惠的原则,推动全球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同时,各方应积极探索人才联合培养、学科共建等合作模式,深化产学研融合,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专家们还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科技伦理和公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