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低价之外,全民智驾还需跨越哪些门槛?

   时间:2025-02-18 11:15:32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智能驾驶平权的概念在汽车行业逐渐升温,不再局限于比亚迪一家。深入探究,诸如吉利、长安、哪吒、AITO问界、零跑、广汽埃安等多个汽车品牌,都曾提出过类似的理念。然而,谈及真正推动智能驾驶普及的里程碑事件,不得不提2021年小鹏汽车将高快领航功能带入20万以内车型,以及2023年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将高快领航、记忆泊车、城区通勤模式带入15万以内车型的努力。

尽管如此,无论是小鹏还是五菱,它们的智能驾驶平权尝试都未能完全达到预期。智能驾驶的普及,远非价格亲民那么简单。以小鹏P5为例,这款车型曾承载着智驾平权的厚望。2021年,小鹏P5凭借全球首款具备城市NGP功能的宣传,吸引了大量关注。其15.69万至24.29万的指导价,让消费者能以凯美瑞、雅阁的价格,体验到城区和高速路的智能辅助驾驶,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小鹏P5上市初期承诺的城市NGP功能,却迟迟未能全面兑现。虽然上市24小时内订单量高达6159台,其中超过3000位车主愿意为这一功能提前买单,但直到一年后,城市NGP才开始在广州指定区域内推送,且支持的城市数量增长缓慢,与车主的期待相去甚远。

从技术迭代的角度来看,小鹏P5遭遇的困境反映了智驾技术快速变化的无奈。发布时领先的高阶智驾方案,很快就被更高算力的芯片和无图路线所取代。每一次技术迭代,几乎都是对老方案的颠覆,导致车企难以兼顾老车主的承诺。

相比之下,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云朵则选择了另一条路。2023年,宝骏云朵灵犀版以12.58万元起的售价,搭载了由大疆车载提供的双目智驾方案,实现了高快领航、记忆泊车等功能。然而,尽管大部分功能在上市早期就完成了交付,但车主反馈显示,这些功能的实际体验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城区通勤模式,在面对复杂路况时容易出现“卡壳”现象。

宝骏云朵的困境在于,为了降低价格门槛,其使用的智能驾驶芯片算力有限,导致在面对复杂驾驶场景时力不从心。这也使得宝骏云朵凭借智驾平权带动销量的策略落空,销量表现平平。

如今,比亚迪再次掀起了智能驾驶平权的浪潮。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加量不加价,但实际上消费者依然需要为真金白银的智驾功能买单。比亚迪旗下的海豹06 DM-i和海鸥等车型,如果选择没有智驾的老款车型,可以享受数千元不等的优惠。然而,比亚迪的智驾功能在体验上仍有差距,需要时间来完善。

比亚迪的智驾平权策略,虽然因后发优势和技术路线定型而更具潜力,但仍需面对行业领先的智驾体验挑战。与此同时,吉利等友商也在积极筹备智驾战略发布会,准备在即将到来的价格战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智能驾驶平权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谁更便宜,而在于谁能真正将好用、可靠的智能驾驶带给更多的人。正如当年的iPhone 4一样,它引领了智能手机时代,靠的不是价格,而是卓越的用户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