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险资入市难点何在?资本消耗大,业界呼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时间:2025-02-18 10:56:34 来源:财联社作者:财联社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成为焦点,特别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化相关改革后,《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随之出台,进一步扫清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障碍。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一系列深度报道聚焦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难点与瓶颈,旨在为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提供策略建议,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保险资金作为市场关注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据统计,2024年,59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共盈利超过245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利润飙升,但险企在资本消耗方面却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权益类投资带来的资本金压力。

权益类投资因其高资本占用特性,成为险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高额的最低资本要求导致险企偿付能力下降,限制了保险资金入市的规模和积极性。多位业内人士呼吁,监管部门在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同时,应适当调整最低资本要求,考虑按权益资产类别实行差异化的资本金政策,并增加债务性资本补充工具,以缓解险企的资本压力。

2024年,A股市场举牌现象频发,险资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据统计,全年险资举牌次数达到20次,涉及长城人寿、紫金财险等多家保险机构。其中,长城人寿尤为活跃,两年内累计举牌7家上市公司,但其偿付能力却因此受到显著影响,安全空间日益缩小。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权益投资加大了资本占用,导致偿付能力下降。

以长城人寿和新华保险为例,两家公司在加大权益投资的同时,资本金消耗也显著增加。长城人寿在2024年二季度末的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下降,而新华保险在发行资本补充债后,偿付能力依然环比下降。这凸显了险企在权益投资与资本消耗之间的两难困境。

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指出,险企的资本消耗主要由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因素组成,其中市场风险尤为关键。二期偿二代规则实施后,人身险公司的最低资本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权益类资产的资本消耗显著增加。不同类型的险企在最低资本组成上存在差异,中小型险企的信用风险占比更高,而权益类资产配置则进一步加剧了资本消耗。

面对资本消耗的压力,多位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完善偿付能力和准备金制度,拓宽险企的资本补充渠道。中小险企普遍盈利能力较弱,资本补充渠道有限,因此希望政策能够给予差异化对待,优化部分业务风险因子,以减轻资本压力。同时,头部险企也面临持续的资本补充需求,长债利率下行和投资收益压力加大使得险企对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提升,但也带来了更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指出,获得有实力的股东继续投资和打通发债渠道是中小险企面临的难题。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童伯宁则建议,监管在鼓励耐心资本入市的同时,应适当调整最低资本要求,并考虑按权益资产类别实行差异化的资本金政策。华夏久盈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则提出增加债务性资本补充工具的建议,以应对险企面临的资本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