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名为DeepSeek的风暴正席卷而来,引发了对深度探索与供给机制的深刻思考。在这场技术变革中,DeepSeek以其强大的大语言模型能力,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DeepSeek的广泛应用背后,是谁在为其提供深度供给(DeepFeed)?
显然,仅凭DeepSeek一己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覆盖所有用户。它需要通过市场教育、用户获取及裂变等策略,实现高速增长,并最终趋于平稳,服务于更广泛的人群。尽管DeepSeek的训练成本相对较低,但作为一款面向C端的免费产品,即便是微小的获客成本,累积起来也将形成巨大的经济压力。
幸运的是,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近期,百度搜索、钉钉、微信等拥有数亿级用户的超级APP纷纷接入了DeepSeek。这些产品背后的百度、阿里和腾讯,被统称为BAT,它们以开放的姿态,为DeepSeek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尽管BAT的概念曾一度被边缘化,但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显示,数字平台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30%,证明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大模型时代,BAT不仅作为大模型厂商输出价值,更以生态能力哺育整个行业的发展。它们通过融通多边市场的生态化能力,发挥了类似水电煤的基石作用,成为了大模型时代的DeepFeed。这一转变,使得全民一夜之间接入AI搜索能力成为可能。
各大平台级产品接入DeepSeek的消息,如同往年的双11战报一样密集,科技互联网世界再次焕发生机。钉钉率先行动,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用户可直接创建AI助理。随后,微信搜一搜也上线了“AI搜索”功能,接入DeepSeek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务。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体平台也紧随其后,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及文心大模型的深度搜索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在拥抱DeepSeek的同时,并未放弃原研模型文心大模型的应用。百度将DeepSeek作为第三方模型伙伴纳入生态,围绕“大模型+搜索”构建生态级战略组合拳。这一战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百度长期以来的布局。李彦宏曾多次强调,大模型产业正在迅速向生态化方向发展,百度致力于塑造生态雨林。
百度在模型层和应用层全面部署生态战略,成为生态系统的操作系统。在模型层,百度千帆平台已接入多个第三方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在应用层,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的开发者数量已超过80万,他们基于百度的模型生态进行开发,再利用百度的APP生态和联盟生态进行分发和获益。
大模型的开放是大势所趋,行业领军者纷纷主动开放。OpenAI宣布ChatGPT Search向所有人开放,谷歌也推出最新Gemini 2.0模型。百度同样不甘落后,宣布文心一言将全面免费,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
随着大模型的开源开放,AI普惠时代真正到来。以DeepSeek为例,其以“思维链”功能著称,回答问题深度大大增强,且符合实际应用中的语言逻辑。然而,大模型的幻觉问题仍需解决。此时,被同步接入的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能力便发挥其价值,通过引用外部知识有效减少生成内容出现事实性错误的问题。
百度作为大模型时代的操作系统,不仅要在场,更要下场。它计划发布多款模型,并继续升级文心大模型。同时,百度还与苹果等科技巨头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开放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百度一直致力于构建AI开放平台,身体力行地推动行业的共同进步。
在大模型的爆发期,大量资本和科技实力集中在通用大语言模型领域。李彦宏曾对国内的同质化百模大战表示担忧,认为存在资源浪费。然而,随着各大平台级产品以开放生态帮助优质模型进化,简单铺张浪费的局面即将结束。各大厂商在致力于升级自己大模型的同时,也开放自己擅长的生态,各取所长,让用户各取所需,形成更大的势能。
这一变革不仅受益于用户,更对整个经济体乃至全人类产生深远影响。这是科技界写下第一行代码时的初心,也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