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一场别开生面的“章鱼大将军岩浆烤自己”的戏码,让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惊叹于影片的创意与大胆设想。这一幕,不仅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还意外地在科学界引发了热烈讨论。
影片中,龙宫大将章鱼哥在与哪吒的激战中,一边从容不迫地将自己的腕足丢入岩浆中烧烤,一边悠然自得地品尝起来,这一幕让观众们忍俊不禁,纷纷猜测:“这家伙难道没有痛觉神经吗?”对此,生物学教授刘必林给出了专业解答:“章鱼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很可能能感受到类似疼痛的不适,但它们拥有‘壮士断腕’的独特能力。”
原来,章鱼在遇到天敌时会主动断腕以逃生,其腕足内部富含干细胞库,能够在短短4至8周内重新长出新的腕足。相比之下,人类的断肢再生能力则相去甚远,让人不禁对章鱼的生存智慧感到惊叹。有趣的是,虽然鱿鱼也常被用作铁板烧的食材,但《哪吒2》却偏偏选择了章鱼作为“自烤达人”。刘教授揭示了其中的关键差别:鱿鱼断腕后的再生周期长达半年,远不及章鱼“月抛型”腕足的便捷。
章鱼和鱿鱼之间的区别远不止于此。刘教授进一步介绍道,鱿鱼的吸盘带有柄,像小蘑菇一样立在腕足上,能够360度旋转抓取猎物;而章鱼的吸盘则直接长在肉上,紧密排列如同吸盘阵列,吸力惊人。电影团队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细节,将章鱼将军的吸盘设计成“无柄钢钉状”,在战斗中能够轻松钉穿岩石,展现了章鱼独特的战斗风格。
为了让“自烤手腕”的场景既搞笑又真实,制作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不仅扛着摄像机冲进海鲜市场,录下了活章鱼断腕时神经抽搐的慢动作;还邀请了中科院深海所的研究员作为科学顾问,利用生物实验室的显微摄像技术还原了腕足内部肌肉纤维断裂的微观动态。制作组还参考章鱼遇到危险时的变色、喷墨等应激反应,设计了腕足被扯下瞬间的“渐变式充血效果”。特效师们为了那0.5秒的“滋滋”烤肉声,甚至连续吃了三个月的铁板烧来寻找灵感。
章鱼腕足的再生能力不仅让观众们大开眼界,也让医学界眼前一亮。章鱼腕足的再生过程涉及干细胞动员、遗传调控、能量代谢等复杂机制,堪称自然界的“再生教科书”。科学家们发现,章鱼断腕后,伤口处会分泌特殊黏液以防止感染;干细胞迅速聚集并按“记忆蓝图”重建腕足的神经网络。刘必林教授激动地表示:“如果我们能够破解这些机制,未来人类或许能够实现器官再生。”这一发现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遐想。
电影上映后,全网掀起了一股花式再创作的热潮。科普博主用“章鱼再生”来比喻职场中的“断舍离”精神;海鲜摊老板也趁机挂出了“本店章鱼均为《哪吒2》龙宫特供”的招牌;美食博主则尝试开发“哪吒同款岩浆烤章鱼”,结果因铁板温度不够而翻车,甚至惊动了消防部门发出安全提醒。科学家们则借此机会呼吁公众关注过度捕捞对章鱼再生的影响,保护这些珍贵的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