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法国干邑在中国市场的进口关税调整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新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白兰地(包括法国干邑)的进口关税将从原先的5%暂定税率上调至10%的最惠国税率,这对法国干邑的经销商们构成了严峻挑战。
一位接受采访的烈酒经销商透露,关税的上调直接导致成本上涨至少6.5%以上。他以一笔200万元的货值为例,详细解释了成本增加的情况。在关税上调至10%后,关税费用从原来的较低水平跃升至21万元。加上运费等其他费用,总成本已攀升至231万元。还需支付20%的消费税,即57.75万元,以及其他进口环节的税率,总计额外成本达到78.75万元。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成本实际增加了6.56%,这一涨幅对经销商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市场环境的不乐观早在去年就已显现。2024年10月11日,中国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各公司需缴纳的保证金比率高达30.6%-39.0%。面对这一措施,经销商们提前进行了大量备货,以应对可能的冲击。尽管第一波冲击到来时力度不小,但由于备货充足,他们并未立即将成本上涨的压力完全转嫁给消费者。然而,随着关税的进一步上调,经销商们的经营压力日益增大。
据透露,去年底海关内部已停止干邑(欧洲白兰地)的报关,免税店的线上产品也已全部下架。已清关的干邑在销售完后,将不再有新的供应。目前有税经销商手中的干邑库存量仍较大,估计足够销售一年。这意味着一年后,国内进口法国干邑的价格可能出现波动,市场的走向将变得尤为关键。
从烈酒集团的业绩数据中也能看出法国干邑在中国市场的困境。LVMH披露的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其葡萄酒与烈酒业务总体收入同比下滑11%,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6%。酒类板块的营业利润率也从上一年的31.9%下滑至23.1%。LVMH表示,旗下知名干邑品牌轩尼诗的营收受到中国本土需求疲软和美国市场环境挑战的双重影响。
同样,保乐力加的财报也显示了类似困境。受中国和全球旅游零售的影响,马爹利销售额大幅下降,约占保乐力加集团总销售额下降的90%。人头马君度也披露,在亚太地区中,干邑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显著下降。尽管集团直销渠道表现强劲,但分销商的谨慎态度导致间接销售放缓。
法国国家干邑行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法国干邑制造商的全球出口额较2023年下降了10.6%,其中中国市场是导致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商务部已宣布将反倾销调查期延长至2025年4月5日,这对于欧盟白兰地品牌而言,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