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嫦娥七号将携“六足”机器人探月,六腿构造有何独特优势?

   时间:2025-02-13 20:32:51 来源:ITBEAR作者:每日评述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继成功研发出具备实战能力的机器狗后,一款专为月球探索设计的六足机器人即将亮相。这一创新之举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顾历史,美国虽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现载人登月,但如今重返月球却面临重重挑战。相比之下,中国的嫦娥系列探测器则稳扎稳打,不仅成功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还规划了将机器人送上月球的宏伟蓝图。

这款即将登场的中国六足机器人,在设计上与传统的四条腿月球车截然不同。为何选择六条腿?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科学考量。

事实上,在中国之前,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已在登月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研发的机器人外形酷似中国的机器狗,但专为月球和火星环境设计。该机器人经过精密培训,能够稳健跨越障碍,其爬山速度甚至超越了人类。

据科研人员透露,瑞士的四足机器人若成功登月,还能在月球上实现垂直起跳,高度可达2米,堪称“太空跳羚”。然而,中国的六足机器人同样不容小觑。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已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所所长高峰表示,相较于四足机器人,六足机器人拥有更出色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其采用的三条腿交替行进方式,能在行走过程中保持最稳定的三角形着地状态,从而有效分散整体重量。

尽管六足机器人在越野通过性和货物承载能力方面表现出色,但也存在移动速度相对较慢的缺点。六足机器人的技术要求极高,需解决步伐协调、机身结构牢固以及智能系统应对复杂环境等难题。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

六足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领域已远不止于巡逻和滑雪。在南极中山科考站,六足“机器狗”已成功完成了高寒冰雪地区的测试,即使在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中也能持续工作6小时。

展望未来,六足机器人将随嫦娥七号执行登月任务。高峰所长介绍,六足机器人不仅具备负载行走能力,还将具备“飞行”功能。在落地后,它将利用六条腿进行负重行走,成为嫦娥七号任务中的飞跃探测器。

嫦娥七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月球表面可能存在的水源。由于降落位置限制,无法进行大范围移动。而飞跃探测器则能从嫦娥七号降落的月球南极地区起飞,飞往地形复杂的阴影区,寻找可能存在的水和冰资源。

飞跃探测器将依靠太阳能作为动力,在月球上长时间工作。六足的特殊构造将为其带来更大的运动范围和工作范围。目前,中国还有多家机构致力于六足机器人的研究,如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正在尝试六足机器人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的试验。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无疑将为中国航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六足登月机器人仍需在月球上真正有效行走后,才能验证其技术是否适应月球环境的考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