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中国航天事业迎来了蛇年的首个重大突破,长征八号改火箭的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天年度高密度发射计划的序幕正式拉开。与此同时,中国的航空领域同样呈现出勃勃生机,各类新型飞机在全国多地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试验与试飞,预示着2025年将是一个“飞天”之年。
在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内热闹非凡,长征五号等火箭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进行制造与总装。据透露,中国航天今年将继续保持高强度的发射频率,其中中国空间站将迎来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备受瞩目的小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二号也将于今年启程,旨在对一颗近地小行星进行伴飞并取样返回。与此同时,多款新型火箭的研发工作也在全力推进,关键技术验证即将完成,商业火箭的首飞和多款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试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不仅太空热闹非凡,天空同样不甘示弱。在全国各地,多款新型飞机正在进行紧张的试飞与生产工作。在陕西蒲城,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正在加速试飞进程,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取得型号合格证并正式投入市场。而在黑龙江的极寒之地,多用途直升机AC332正在挑战严寒,进行高寒环境下的试验试飞。
还有三款新型飞机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中。其中,新舟60搜救机作为一款中远程海上搜索救援专用的涡桨固定翼飞机,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总装。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安装调试,预计将于2月迎来首飞。而一款可用于物流运输的3吨级倾转旋翼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AR-E3000的技术验证机,目前正在开展技术攻关与相关工作,未来有望为物流运输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