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行健资产退出资管界,初代互认基金“行健宏扬中国”何去何从?

   时间:2025-02-10 22:34:28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香港资管老将行健资产宣布将于2025年底前关闭资管业务,这一消息在互认基金市场掀起波澜。公司三位合伙人的退休计划,使得这家作为首批互认基金管理人的机构,不得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行健资产管理的北上互认基金——行健宏扬中国,也因此受到了波及。2月6日,行健资产正式卸任了该基金的管理人职务,随后,托管方中银保诚信托(香港)宣布,自即日起至3月7日,将积极为该产品寻找新的接管机构。

然而,目前该基金正处于一个尴尬的管理人空白期,其未来命运悬而未决。摆在它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在3月7日之前找到新的接管人,继续其投资旅程;要么面临清盘的命运。

据透露,如果选择清盘,预计终止成本将达到96万港元,这一费用将从基金资产中扣除,最终由持有人承担。但寻找新的接管者并非易事,尽管行健宏扬中国作为初代互认基金,曾拥有投资海外的光环。

事实上,早在2024年11月初,行健资产就已经开始尝试寻找新的管理人,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未有结果。惠理等多家香港资管机构也纷纷表示,没有接管的意愿。

回顾行健宏扬中国的历史,这只基金曾有过辉煌的时刻。2015年底,它获得北上互认资格,允许在内地销售。在天弘基金的渠道优势下,曾多次跻身支付宝的基金推荐榜。2020年,其收益高达46.99%,跑赢恒生指数50个百分点,还曾荣获海外基金金牛奖。

然而,自那以后,该基金的业绩便开始走下坡路。连续四年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让投资者倍感失望。2024年,虽然涨了4.29%,但同期恒生指数涨了22.93%,依然大幅跑输大盘。该基金的境外投资含量极低,不少于70%的资产投资于港股,0-20%投资于A股,这也限制了其业绩表现。

对于行健宏扬中国目前的困境,有投资者在股吧表达了不满。他们认为,管理人选择在业绩不佳时卸任跑路,对境内基民极不负责任。而更令市场关注的是,随着监管政策的放宽,北向互认基金的申报门槛降低,扩容有望,这使得接管存量产品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

尽管如此,互认基金市场依然火热。开年以来,多只产品出现一日售罄的盛况。但资金主要流向债券类产品,股票型互认基金规模相对较小。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股票型互认基金规模为452亿元,而债券型为887亿元。

在全球配置观念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互认基金市场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对于行健资产这样的初代元老来说,却只能无奈离场。其留下的空白,将由新的市场参与者来填补。

行健资产的退出,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震动。但这也提醒我们,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提升业绩,才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