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出重要通知,针对网络微短剧行业的规范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此消息在影视制作界与网络平台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微短剧,这一近年来快速崛起的短视频形式,虽备受观众喜爱,但其内容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加强内容把控,新规明确了“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根据微短剧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及其他微短剧三类,以实施更为精准高效的管理。此分类方法不仅提升了审核效率,也确保了每部作品的品质。
其中,“重点微短剧”指的是特殊题材或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作品,这些作品还将在各平台首页显著位置展示。而总投资在3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则被定义为普通微短剧。这两类剧目均需向省级以上广电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备案与成片审查,这无疑给制作方带来了新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总投资不足30万元的“其他微短剧”,其审核责任将由播出平台承担,并需定期向省级广电主管部门报告审核情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可以轻易上线,平台仍需对其内容严格把关,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广电总局此次通知,被视为整治网络微短剧市场乱象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制作公司还是播出平台,都需对推广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并确保每部微短剧上线前都标注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号或节目登记备案号。未标注相关信息的作品,平台不得进行推广、发布或为其引流。
尽管新规可能给部分低投资、短周期制作的微短剧带来短期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规范化和分类管理是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观众对于高质量内容的期待,促使制作人和平台必须积极适应新规,确保在合规框架内进行创作与传播。
![图片1](图片链接1)
![图片2](图片链接2)
![图片3](图片链接3)
![图片4](图片链接4)
![图片5](图片链接5)
随着新规的实施,一场内容审核与治理的风暴即将来临。在这场变革中,谁能够抓住机遇,谁又将面临转型的压力,一切都将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