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深海"猎手"出击!我国中微子望远镜或将在10年内发现数十天体

   时间:2025-02-06 00:01:54 来源:中关村在线作者:中关村在线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一项深海科研壮举在南海海域成功上演,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携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科研团队,在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鼎力支持下,成功投放了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HUNT)探测器的样机单元。

此次投放任务包括四个创新设计的探测器单元以及一个关键的LED光源刻度单元,这些精密设备被准确无误地送达1600米深的海底预定位置。尤为这些设备已成功接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南海海底观测子网”的电路与网络系统,目前正以稳定的状态运行。

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的构想源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该装置旨在安装在千米深的水底,专门用于捕捉能量超过十万亿电子伏特的中微子。这一宏伟计划不仅体现了我国科研人员在深海探测领域的深厚底蕴,更彰显了他们在中微子天文学领域的雄心壮志。

据悉,高能水下中微子望远镜探测器阵列预计将覆盖广袤的600平方公里海域。科研团队对该装置寄予厚望,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它将能够观测到中微子天体点源,并在未来十年内发现多达数十个中微子天体,这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中微子天文学的发展进程。

回溯过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历经两年的潜心研发,终于成功打造出了新型探测器单元。为了验证探测器的性能,他们早在2024年3月就在贝加尔湖进行了实地论证,并成功布放了12个探测器单元样机。这一系列的前期工作为南海海域的成功投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微子,这一神秘的基本粒子,属于费米子类,它主要通过弱相互作用和引力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然而,由于弱相互作用力程极短,中微子几乎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越正常物质,这使得它们的检测变得异常困难。尽管如此,科研人员依然对中微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是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窗口。

关于中微子的质量,历史上曾长期存在争议。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甚至认为中微子的质量为零。然而,时至今日,尚未有实验能够证实中微子具有非零磁矩。这一未解之谜仍然激励着科研人员不断前行,继续深入探索中微子的奥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