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于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上,智能清洁领域的佼佼者追觅科技携其全生态产品线震撼亮相,其中一款配备“仿生多关节机械手”的扫地机器人尤为引人注目。这款创新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机械设计和AI算法,能够像人一样移动和归置地面杂物,被誉为全球首创。
追觅科技,这家以清洁家电起家的企业,近年来在机器人领域的高端布局备受瞩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追觅曾一度在公众视野中淡出,特别是在“AI+机器人”浪潮高涨之时,其官网上的机器人板块被悄然删除。此举一度引发外界猜测,关于追觅是否已放弃机器人业务的议论四起。
然而,仅仅数月之后,追觅科技再次以机器人产品回归公众视野,不仅重新吸引了行业内外的目光,也让人不禁好奇:这一年之间,追觅究竟经历了什么?其“一拿一放”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在CES展会上,追觅科技的展馆规模空前,展品涵盖了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泳池机器人等一系列全新产品矩阵,展示了其在智能清洁领域的全面布局。特别是那款配备仿生多关节机械手的扫地机器人,凭借其创新技术和实用功能,成为展会的焦点之一。
据了解,这款扫地机器人的仿生多关节机械手采用了仿人手设计,能够伸展至约30厘米的距离,夹取直径达6厘米、质量在400克以内的物品。通过AI算法感知环境,并结合大模型的判断,扫地机能够像人一样将杂物移走并放置在正确位置,这一创新技术无疑为智能清洁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然而,追觅在高端化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其一直坚持走高端化路线,但面对市场上动辄数千元的扫地机产品,许多消费者的体验并不理想。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追觅产品的投诉屡见不鲜,涉及异响、传感器故障、漏水等基础问题。
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中,追觅同样面临着来自友商的压力。根据IDC发布的三季度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追觅在全球智能扫地机厂商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五,与身前的石头科技、irobot、科沃斯、小米等仍有一定差距。
追觅在过去一年中还经历了人事震荡。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的离职,以及随后多位高管的自立门户,让外界对追觅的战略稳定性产生了疑虑。特别是这些“前高管”纷纷在机器人领域再度创业,未来与追觅的竞争在所难免。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追觅科技迫切需要新的故事来扭转公司形象,稳定经营发展。因此,重新“捡起”机器人业务,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追觅在战略考量下的必然选择。通过推出搭载仿生多关节机械手的扫地机器人等创新产品,追觅试图在智能清洁行业树立新的标杆,同时也在为自己绘制一幅全新的发展蓝图。
追觅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已经由自研转向了投资。去年8月,追觅宣布成立总目标规模110亿元的追创机器人产业创投基金,主要面向AI+机器人赛道进行投资。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追觅在机器人领域的坚定布局,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