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夏银行董事长超期服役后离职,业绩乏力背后的冰山有多大?

   时间:2025-02-05 18:53:42 来源:市值风云作者:市值风云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华夏银行宣布其董事长李民吉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一消息在金融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新任董事长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并选举产生之前,将由执行董事、行长瞿纲暂时代理董事长职责。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银保监会的相关规定,银行保险机构的关键岗位员工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七年。而李民吉自2017年4月起便担任华夏银行董事长,其任职时间显然已经超出了这一规定。尽管李民吉在任期间被戏称为“铁打的”董事长,但华夏银行的业绩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多项关键指标在上市股份行中排名靠后。

根据最新财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的营业收入为711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增长3%。然而,这些增长并非来自业务的实质性提升,而是通过多确认中间收入和拨备反哺来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的持续性显然令人质疑。

从业务结构来看,华夏银行依然过度依赖传统存贷业务,尤其是公司银行业务。其非息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仅为7%,显示出业务结构的单一性。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这种业务结构很难支撑华夏银行的持续增长。

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令人担忧。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其不良贷款率为1.61%,虽然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在A股上市股份银行中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采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高不良贷款率对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形成了长期压制。

更为严重的是,华夏银行在风险准备方面捉襟见肘。其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仅为166%,远低于上市股份行和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一些不良率更低的银行同业,普遍将不良拨备计提到250%-400%的比例水平,甚至有的银行拨备率达到500%以上。相比之下,华夏银行的风险准备显然不足。

华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仍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显示出其在资本补充方面存在较大压力。这些因素都对华夏银行的未来发展构成了挑战。

李民吉的辞职无疑对华夏银行的管理层稳定性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由瞿纲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但新任董事长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的核准仍需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华夏银行的决策效率和管理协调能力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高层管理团队的不稳定也可能导致战略执行不力,进一步影响业务发展和市场信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