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荣耀公司高层变动频繁,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先是荣耀CEO赵明因个人原因宣布辞职,随后荣耀中国区销售部部长郑树宝和原中国区CMO姜海荣也被曝出即将离职。这一系列变动,让荣耀公司内部经历了一场“大地震”。
赵明的离职无疑给荣耀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作为荣耀的“灵魂人物”,赵明在公司的十年间,带领荣耀从华为独立,并成功冲击高端市场。特别是在2022年,荣耀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国内达到了惊人的5220万台,与vivo并列第一,市场份额占比18%。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赵明的领导能力,也让荣耀成为国产手机厂商中的佼佼者。
然而,好景不长,荣耀的销量在随后几年开始下滑。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荣耀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出货量下滑至4360万台,年增长率-17%,市场份额占比16%。到了2024年,出货量进一步下滑至4220万台,同比下滑3%,市场份额占比仅剩15%。荣耀的市场表现开始走下坡路,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荣耀内部可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斗争和犹豫,导致高层变动频繁。荣耀已经宣布将适时启动IPO流程,而IPO公司上市前需要确保最近三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因此,荣耀在此时的高层变动显得尤为敏感。
对于赵明离职的原因,外界众说纷纭。有猜测认为可能与董事会之间的人事权管理矛盾有关,也有说法认为荣耀“换帅”是为了加码海外市场。然而,荣耀和赵明均未对此做出正面回应。可以确定的是,荣耀的新掌门人李健将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增长和股东诉求压力。
荣耀在独立初期,曾凭借与华为相似的产品设计和品牌余荫,成功承接了一大批华为的忠实用户。然而,随着华为Mate60系列的回归,荣耀作为华为平替者的品牌标签优势逐渐消散。同时,荣耀早期的经销商渠道优势也不再明显,市场份额开始下滑。
天眼查APP显示,荣耀背后的操盘方深圳市智信新技术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30多家荣耀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这些经销商与荣耀的利益深度绑定,帮助荣耀快速重建了品牌销售渠道。然而,随着荣耀市场表现的颓势,经销商和财务股东们开始面临巨大的资金流转压力和估值缩水问题。
有媒体曝出,深圳国资从华为手中收购荣耀时的价格可能高达约2600亿元。但根据此前流传的一份荣耀pre-IPO融资计划显示,荣耀拟于2024年递交材料申报创业板上市,pre-IPO估值却定在了2000亿元。这意味着荣耀未上市估值就缩水了超20%,投资人四年间亏了近600亿元。
在此背景下,荣耀的新任CEO李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李健此前在华为有着丰富的海外市场管理经验,被称为华为悍将。他曾在外派非洲地区时迅速完成了对尼日利亚的市场“开荒”,创造了惊人的业绩。然而,在C端个人快消品市场,李健尚未展现出更多的经营能力。
对于荣耀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猜测李健可能会带领荣耀加码海外市场。事实上,荣耀早在华为旗下时,就曾凭借技术和渠道优势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市场。然而,由于华为芯片制裁等特殊因素,荣耀搁置了加码海外市场的节奏。直到独立之后的第二年,荣耀才开始重新走向海外。
2024年12月,荣耀手机的海外市场销量占比首次达到50%,成为新的半壁江山。这一成绩虽然亮眼,但荣耀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仍未挤进前五,仍是“others”的一员。对于刚刚独立四年多的荣耀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更多品牌新的增长方向,带给股东投资者们更多的增长信心。
荣耀的管理层变动和市场表现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荣耀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未来,荣耀将如何调整战略方向,应对市场挑战,值得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