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社交平台脉脉近期被曝成为“杀猪盘”诈骗的新温床,众多职场人士纷纷中招,引发广泛关注。据多名脉脉用户反映,他们在平台上频繁遭遇假冒微软、谷歌等知名企业员工的诈骗分子,这些诈骗者以介绍工作或扩展人脉为由,诱导用户在第三方社交软件上沟通,并最终引诱其在境外理财网站投资。
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关于脉脉诈骗的帖子,如“新型诈骗——脉脉求职”、“脉脉找工作遭遇杀猪盘骗子”等。即使在脉脉社区内部,也有多名用户发帖抱怨多次在平台上遇到疑似诈骗人员,质疑平台的监管力度。
一位脉脉用户表示,她从两年前开始在脉脉上遇到疑似诈骗分子,且情况愈演愈烈,最多时一天就有两三个假冒外企高管的诈骗分子添加她为好友。另一位试图通过脉脉找工作的女生也透露,她刚注册脉脉并完善个人信息后,就有多个自称财务总监或经理的人士加她好友,但三人话术高度相似,疑似诈骗人员。
脉脉方面回应称,平台已收到过相关投诉,并针对性地做了反诈骗的风控策略。一旦假冒用户被发现或被举报,经平台核实后,账号将被永久封禁。脉脉还表示,平台投入大量技术资源构建了全方位的防诈风控模型,包括实名认证、职业认证、招聘认证等多重认证体系,并在用户从注册登录到使用App的各个节点部署了识别策略和多重管控手段。
然而,尽管有这些措施,诈骗分子仍能通过平台的重重监管,获得职业认证,并在脉脉平台上发布正规的岗位招聘,精准定位受害者。一名用户在脉脉上被一则微软招聘信息吸引,投递简历求职后才发现对方是假冒微软员工,以招聘为由吸引她到不知名理财网站投资。
多名受害用户表示,这些诈骗人员通常会在个人信息上进行精心包装,往往是名校毕业、名企任职,并担任中高管身份。他们往往未通过职业认证,但大多购买了脉脉的商务会员,以便添加更多好友。诈骗分子的套路通常是从脉脉聊天开始,然后诱导用户转移到微信或Teams等第三方平台交流,最终引诱用户投资境外理财网站。
其中一位受害者何桦表示,她完整经历了从脉脉搭讪到引诱理财投资的诈骗过程。搭讪她的诈骗分子冒用了北京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身份,并通过脉脉添加她为好友。尽管她查询了工商信息发现对方的公司名称和姓名与真实情况相符,但对方并未通过脉脉的职业认证。在双方熟悉后,对方开始诱导她在Teams上交流,并最终引诱她投资理财。
脉脉方面表示,针对脉脉业务场景,平台已经建立了较成熟的防诈风控模型。聊天中一旦有词汇命中高危词库,如“teams”、“skype”、“缅北”等,系统会立即弹出警示提醒用户注意防范。如果风控模型通过上下文监测到相关高危内容且符合诈骗特征,也会主动封禁账号。
然而,一些用户表示,尽管脉脉的举报封禁速度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诈骗分子仍然能够频繁地在平台上活动。一些诈骗分子还会针对潜在受害者的职业经历,精心构筑与之相似的行业经历和个人背景,以提高可信度。
脉脉成立于2012年,以互联网职场为切入点,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职场交流社区。平台以中高端人才为傲,强调用户真实性,并拥有海量用户的职业身份认证。然而,正是这些真实职业信息吸引了大量诈骗分子的注意。一些用户表示,他们最初对脉脉的印象颇为高端,是一个扩展高端职场人脉的介质,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骗子关注的渠道。
尽管脉脉构建了多重防诈风控措施,但平台似乎仍有漏洞。一名用户在脉脉上刷到一则微软公司的官方招聘信息,发布者是一位经过了企业认证的微软外派市场总监。然而,在双方沟通一段时间后,她才发现对方是假冒微软员工的诈骗分子,招聘只是吸引受害者的幌子。
脉脉方面表示,针对招聘场景平台至少有三重审核,包括实名认证、职业认证及招聘身份认证等认证手段,并对岗位信息进行机器+人工双重审核。涉事账号在发布招聘职位后不久就收到了用户关于其涉嫌“杀猪盘”欺诈的投诉,平台立即对该账号进行了永久封禁处理。
然而,一些用户表示,他们在脉脉上仍然频繁遇到诈骗分子,且诈骗套路固定。尽管没有受骗,但相关情况的泛滥导致用户对脉脉的认可度下滑。一些用户开始拒绝在脉脉上继续更新个人信息,认为平台已经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