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技术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创新,而是积极融入多学科、多行业的融合趋势中。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被视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关键力量,而非一个孤立的技术范畴。
近期,国外知名卫星遥感领域的大V Aravind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推动卫星数据主流化:遥感专家的机遇、挑战与差距》。文章深入探讨了卫星遥感技术在迈向主流市场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遥感专家如何把握机遇。
Aravind在文章中指出,截至2023年5月,全球在轨的7560颗卫星中,地球观测卫星占据了1275颗,其中近九成属于私营企业。随着遥感数据的急剧增长,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像全球定位系统(GPS)一样普及的技术,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着重分析了遥感行业发展的三大关键差距:技术可用性、用户认知和技术采用。在技术可用性方面,遥感行业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用户认知和技术采用上仍存在明显不足。Aravind强调,遥感领域需要更多地与领域专业知识融合,构建垂类细分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
他指出,遥感圈子往往过分关注技术创新,而忽视了用户认知和技术采用的重要性。许多技术团队热衷于开发高精尖技术和新载荷、平台,却未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这导致了许多创新技术最终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Aravind还提出了遥感应用的三重挑战,包括成本可负担性、数据可获取性、系统可扩展性、服务可靠性和数据可用性。他强调,要推动卫星数据的大规模普及,合理的定价机制、便利的数据获取方式、强大的系统可扩展性、可靠的服务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产品都是关键。
文章还提到了遥感领域的“黑盒问题”,即遥感计算方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不足,这影响了用户对数据的信任度。特别是在金融、保险等对数据质量要求极高的领域,用户往往需要了解数据的计算方法和精度。
针对这些问题,Aravind认为跨界融合是必由之路。他提出,遥感技术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真正的价值在于与行业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新兴应用将需要遥感领域与拥有领域专业知识的市场垂直领域专家密切合作,共同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土壤含水率的研究方面,虽然这一成果在农业、气象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通过开发高时空分辨率、高质量的数据产品,遥感技术可以在更多行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卫星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多学科、多行业的紧密协作。遥感圈子需要更加融入各行业,与领域专家深度合作,量身打造解决方案,推动卫星数据成为真正解决问题的基础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