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的广阔舞台上,地球与它的红色邻居火星即将上演一场近距离的“邂逅”。据天文学家观测,1月12日,火星将运行至本轮会合周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为公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这次相遇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将缩短至约9600万千米,相当于0.642个天文单位。在这个距离下,火星的亮度将达到-1.4等,成为夜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两颗行星仿佛在各自的轨道上,进行了一场久违的“亲密对话”。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王科超解释称,火星与地球之间的会合周期约为780天,即大约26个月。在每个会合周期内,这两颗行星都会迎来一次“最接近”的时刻。然而,由于它们的轨道形状和倾角不同,每次会合时的最近距离也会有所变化。
尽管本次的“最接近”并非历史最佳,但仍然是观测火星的绝佳时机。通过高倍率的天文望远镜,天文爱好者们有机会目睹火星两极的极冠,这是由固态二氧化碳组成的白色区域,其面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火星南北半球的地貌差异也将导致明暗对比,为观测增添更多乐趣。
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时期,也是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理想“窗口期”。由于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会合周期内会发生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射探测器可以显著缩短飞行时间。例如,在2020年7月,地球和火星正处于这样的理想位置,阿联酋、中国和美国分别成功发射了各自的火星探测任务。
每个会合周期中,火星等地外行星与地球的“最接近”通常发生在冲日前后。1月16日,火星将迎来冲日现象,即火星与太阳在地心视黄经上相差180度,地球、火星和太阳几乎排成一条直线。如果冲日时火星恰好运行至近日点附近,则称为火星大冲,这是更为罕见的观测机会。火星大冲时,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更近,是发射探测器的“最优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