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传统药企转型路:创新不仅是买买买,更是人才与战略的较量

   时间:2024-12-20 13:14:43 来源:时代财经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4年的医药行业中,中国药审制度改革的第十个年头悄然到来,这一背景下,中国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老牌传统药企纷纷加速向“新”转型,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期,科伦药业(002422.SZ)旗下的科伦博泰(06990.HK)宣布其首款国产TROP2 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商品名:佳泰莱)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这款药物针对的是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成人患者,标志着国产ADC药物在中国市场的首次突破。这一成就再次证明了科伦药业在创新药转型道路上的成功。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下称“中生制药”)也在创新药领域加快了布局。该公司不仅与礼新医药签署了股权投资及战略合作协议,还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要约”的方式收购了浩欧博(688656.SH),成为其新的实际控制人。这一系列动作反映了中生制药在转型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即通过对外投资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加速向创新药领域迈进。

自2015年中国实施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国内医药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Insight数据库的统计,国产新药IND的数量从2017年的548件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3090件,2024年上半年已申报1472件。新药IND的获批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从2017年的501件增长至2023年的2640件,同比增长13.55%,2024年上半年已获批2044件。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医药市场创新活力的不断增强。

面对市场逻辑的变化,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已成为必然选择。然而,转型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解决诸多挑战。传统药企在转型过程中,大致上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外延式”,即对外合作,包括并购、与创新药企合作等,以获得管线、平台或优质企业等;另一种是“内生式”,即依靠企业自身研发,投入高且回报不确定,但有助于建立长期的创新能力。

华东医药(000963.SZ)是“外延式”转型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买买买”方面备受瞩目。该公司通过频繁的BD交易,不断扩展其创新药管线。而恒瑞医药则采用了“内生式”转型模式,重金投入创新药领域,目前已有90多个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阶段。

然而,无论是“外延式”还是“内生式”转型,都面临着人才和专业化挑战。传统药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需要克服内部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冲突,以及管理层对创新认识的滞后性。同时,在优质管线的竞争中,传统药企还需要面对跨国药企的激烈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统药企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内部模式的变革。同时,还需要提高项目判断力和动作效率,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些传统药企还通过资产腾挪、整合的方式进行创新转型。例如,石药集团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将生物创新药核心资产巨石生物纳入旗下全资子公司新诺威(300765.SZ),并实现了对巨石生物的控股。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石药集团在创新药领域的实力,还为其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医药市场的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传统药企向创新药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克服诸多挑战,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内部模式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