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业地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再次陷入了一场财务追偿风波,这次向其“讨债”的是昔日的合作伙伴融创集团。
据相关媒体报道,融创集团已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万达集团及其商业管理子公司万达商管支付股份回购款项。据悉,这一仲裁申请已得到受理。这起追偿事件源于2018年融创与万达商管之间的一笔高达95亿元的战略投资,当时融创持股比例为3.91%。
其实,这并非万达集团首次面临此类追偿。早前,苏宁易购和永辉超市也曾因万达集团未能按时支付股份回购款而发起仲裁,追讨金额合计约86.79亿元。这两起仲裁同样获得了受理。
追溯至2018年,万达商业曾经历了一场重大的股权变动。腾讯控股、苏宁云商、融创和京东共同出资340亿元,收购了万达商业约14%的股份。其中,腾讯投资100亿元,苏宁和融创各投资95亿元,京东投资50亿元。此次交易还附带了一份对赌协议,要求万达商业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且2019年租金净收益需达到190亿元。然而,万达商管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先是从A股撤回IPO申请,后转战港股也遭遇挫折。
在万达商管上市进程受阻的同时,万达集团也在积极寻求外部融资以缓解资金压力。2024年3月,万达商管宣布与太盟投资集团、阿布扎比投资局等多家机构签署投资协议,这些机构将联合向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约600亿元,合计持股60%。这一交易不仅为万达带来了急需的资金,也使其商业管理业务的主导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面对持续的财务追偿和资金压力,万达集团自2017年起开始实施轻资产转型战略,通过资产转让去杠杆、增加资产安全性。然而,即使在这一战略下,万达的资金压力和债务问题依然严峻。2024年,王健林继续出售资产以筹集资金,包括转让百年人寿股权、清空海外资产以及出售多处万达广场等。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万达商管已对外转让了至少26家公司的控制权,涉及北京、上海、广州、珠海等地的万达广场。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万达的资金压力,但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