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金秋十月,阿里巴巴集团时任CEO陆兆禧宣布放弃香港IPO计划,而与此同时,在长沙的解放西路天桥下,吕良与妻子孙翠英正经营着一家仅30平米的奶茶店。时光荏苒,一年后的9月20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而十一年后的今天,吕良夫妇的奶茶店已蜕变为拥有超过700家直营门店、估值高达200亿元的新茶饮品牌——茶颜悦色,且同样传出将放弃香港上市,转而在美国寻求IPO的消息。
新茶饮市场自那以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争日益激烈,从产品口味、门店布局、价格策略到跨界联名,各大品牌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对于即将步入“本命年”的茶颜悦色而言,上市不仅是其长久以来的目标,更映射出当前新茶饮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2021年,新茶饮市场风光无限。这一年,成立仅六年的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夺得“新茶饮第一股”的桂冠。尽管当时疫情阴霾仍未完全散去,但新茶饮市场展现出勃勃生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据里斯战略定位咨询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中国茶饮市场容量将接近8000亿元人民币,是2020年的两倍,其中现调茶饮市场年均增长率预计将从过去的21.9%提升至24.5%,占整个茶饮市场的比重也将接近一半。
资本市场对新茶饮行业的乐观态度显而易见,即便奈雪的茶上市首日遭遇破发,仍吸引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据统计,2021年全年新式茶饮行业共发生融资32起,披露总金额超过140亿元,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均创下近十年新高。茶颜悦色也在这波融资热潮中分得一杯羹,自2018年至2021年共获得四轮融资,分别来自天图投资、顺为资本、元生资本、源码资本以及五源资本。
然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茶颜悦色并非最耀眼的明星。与茶颜悦色几乎同时成立的喜茶,在2016年至2021年间共获得五轮融资,其中不乏IDG资本、龙珠资本、黑蚁资本、腾讯、红杉中国等重量级投资者的身影。而比茶颜悦色晚两年成立的奈雪的茶,在上市前也经历了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巨大。
2021年,新茶饮市场迎来了分水岭。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经历高速发展后,新茶饮市场增速开始放缓,预计未来2-3年增速将调整为10-15%。在这一背景下,各大品牌纷纷加速门店扩张,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蜜雪冰城、古茗、奈雪的茶、喜茶等品牌纷纷加大开店力度,门店数量激增。
市场增速下降与门店规模激增的双重压力下,新茶饮品牌面临订单分流、坪效下降等问题。茶颜悦色虽作为地方性品牌,在本地市场拥有稳定基础,但在投资人眼中,它必须走出舒适区,参与万亿市场规模的争夺。因此,茶颜悦色在2021年至2023年间新开门店数百家,逐步走出湖南省,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新茶饮市场的内部竞争日益白热化,不仅品牌众多、门店规模化竞争激烈,还逐渐扩展到价格、营销等多个维度。特别是价格方面,一向定位高端的喜茶在2022年率先降价,覆盖9-30元的价格区间。随后,奈雪的茶也推出“限时轻松购”系列产品,价格区间同样亲民。2023年,新茶饮价格战全面打响,瑞幸、库迪咖啡等连锁咖啡品牌也加入战局,推出茶咖、果咖产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茶颜悦色采取了剑走偏锋的发展策略。一方面,它并未大规模参与价格战,而是选择象征性地降低部分零售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它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推出手摇沫泡奶茶、鸳央咖啡、古德墨柠柠檬茶、昼夜诗酒茶·艺文小酒馆以及硬折扣量贩GO主题概念店等,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差异化竞争点。
然而,茶颜悦色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近年来发生了多项工商信息变更,被外界视为在搭建VIE架构、为境外上市做准备,且原天图资本VC基金管理合伙人潘攀的加入也引发了外界的上市猜想,但茶颜悦色在上市道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其门店规模相对较小,缺乏上游供应链的议价能力,难以进一步压缩利润以调整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其产品价格稳定在10-20元价格带,难以负担一线城市高昂的店租和人力成本。
茶颜悦色还面临同类型竞争者霸王茶姬的威胁。两者在口味和消费者认知方面高度同质化,霸王茶姬在获得美国对冲基金寇图资本的投资后,门店扩张速度和品牌营销力度均有所提升,还传出“挖角”麦当劳中国前CFO黄鸿飞以加快上市步伐的消息。相比之下,茶颜悦色的上市步伐显得更为缓慢。
尽管如此,茶颜悦色仍需寻求IPO以开启新的征程。无论是基于背后投资者的期待还是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上市都是其无法回避的选择。然而,如何在保持产品品质和口感体验的同时实现快速扩张和多元化发展,将是茶颜悦色在上市后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