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天史上,载人航天的决策过程堪称一段传奇。上世纪80年代,面对是否发展载人航天以及如何发展的重大抉择,国内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一方主张采用先进的航天飞机,另一方则坚持使用技术成熟的宇宙飞船。
这场争论始于1985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中国重启载人航天的讨论。尽管航天专家内部达成了共识,但社会上的争议依然激烈。为此,中央决定先进行概念性和技术可行性研究。
1987年,专家组成立,负责研究航天飞机与宇宙飞船的选择问题。经过一年的讨论,意见仍未统一。为此,专家组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引发了2000多名专家的热烈讨论。尽管“机派”和“船派”各执一词,但经过反复研究和打分,双方依然难分伯仲。
关键时刻,钱学森等资深专家的意见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倾向于选择宇宙飞船作为第一步,认为这更符合国家经济和技术的实际情况。在钱学森的影响下,中央最终决定采用宇宙飞船方案。然而,这一决定并未立即平息争议,直到1992年,经过七年的激烈争论和详细论证,中国载人航天的“921工程”才正式上马。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宇宙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式解决分歧的智慧和耐心。
中国式解决分歧的办法强调耐心、沟通和妥协。在长达七年的争论中,各方通过投票、权威意见和小范围面对面沟通等方式,逐渐达成共识。这种办法避免了团队的分裂和破坏,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