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神舟十八号乘组凌晨重返地球:着陆现场亮如白昼,航天员需用半年时间恢复

   时间:2024-11-04 18:03:35 来源:央广网作者:李娜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1月4日凌晨,三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乘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于东风着陆场,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三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今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神舟十八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4月26日,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太空出差半年,神舟十八号乘组如何做到按时返航?如何确保平安归来?如何重新适应地球?红星新闻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了相关专家。

采用绕地5圈快返方案

7.5小时进入返回程序

航天科技集团刘庆博介绍,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今年4月25日发射,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与空间站径向对接口对接。在轨停靠半年后,于10月30日发射的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乘组成功太空会师,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半年太空出差,载誉而归。

“神舟十八号返回过程分为分离、制动、再入、减速、着陆缓冲等5个阶段,仍然延续神舟十二号以来的制导方式,确保返回舱落点的高精度,延续神舟十三号以来的5圈快速返回方案,确保回家之路的快捷和舒适。”刘庆博说。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王正军告诉记者,神舟十八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采用快速返回方案,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约5圈,用时约7.5小时,进入返回程序。

整个返回着陆过程包括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4个阶段,耗时约50分钟。

暗夜返回现场亮如白昼

最温暖方式迎接航天员回家

王正军介绍,此次神舟十八号返回是在11月初,晚上基本没有月光。根据气象资料,11月上旬着陆场凌晨的平均气温是1.5摄氏度。“本次任务的难点主要是暗夜和低温,导致目标搜索发现难、到达着陆现场难、救援现场保障要求高。”

为此,东风着陆场立足最困难、最复杂、最寒冷、最黑暗的情况,按照正常情况有方案、异常情况有预案、应急情况有对策的思路,制定了飞船返回跟踪测量方案、返回舱搜索回收方案、航天员现场救援方案等。

“按照使救援现场亮如白昼的思路,我们筹措了各种照明器材4型18套,在神舟十四号夜间搜救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着陆现场照明保障手段。”王正军介绍,着陆场按照以最温暖的方式救援航天员的思路,为航天员准备了睡袋、盖毯等御寒物资,同时对医监医保车进行维护保养,在低温条件下也可以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

航天员重返地球后

需用半年时间恢复

据介绍,自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载人凯旋归来以来,本次任务是“神舟”家族第十三次载人返回任务。

太空出差的航天员返回后如何重新适应地球?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邢雷介绍,在返回舱落地后,最先到达的队伍中就包括航天员中心试验队。试验队优化固化了舱内、舱旁、载体内医监医保工作项目和流程,尽量减少航天员舱外暴露时间,及时进入载体开展医监医保相关工作。

邢雷表示,着陆现场的医监医保重点是促进航天重力再适应,有效预防地面耐力下降,保护骨骼肌肉系统防损伤,这是后恢复工作的起点,也是重点。为此,舱旁医监医保人员组合使用航天专用座椅和保暖装置,满足重力再适应匹配调试和防寒保暖需求。

载体内医监医保工作涉及项目9大类30余项工作,是着陆现场医监医保工作的重点。对此,邢雷介绍,在载体内医监医保,突出精细医学监测和个体化医学保障,贴心暖心开展生活护理照料。在医学监测和医学保障方面,医监设备集约便携、可穿戴,可高效开展航天现场健康评估和监测。利用特色医学保障手段,个体化设计返回后重力再适应的促进措施。

邢雷提到,地面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航天员返回后首餐,充分考虑三名航天员的个人口味喜好,膳食营养要求和返回着陆生理调适特点以及特色风味供应,确保神十八乘组吃得科学,吃得满意,吃得放心。

在适应恢复方面,邢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三名航天员抵达北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

他介绍,航天员后恢复工作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为隔离恢复阶段,用时约3-4周,主要目的是消除飞行中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促进基本功能恢复。

第二阶段为疗养恢复阶段,用时约一个月,确保航天员身心全面恢复。

第三阶段恢复观察阶段,用时约4个月,航天员将在这个阶段陆续开展各类训练,经过约半年的恢复,航天员将转入正常任务训练。

“我们针对每一名乘组航天员制定恢复的策略,秉持一人一策,动态评估、科学调整、稳妥推进的总体思路,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开展休养和相关的训练工作。”邢雷如是说。

迎接太空出差归来的航天员

神舟十八号乘组回家后第一个见到的是谁

东风着陆场搜索区域达数万平方公里,涵盖戈壁、草湖水域、盐碱地等十余种地形地貌,搜索难度大、横跨范围广。为了迎接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冯毅和许许多多航天搜救队员们,进行了长期训练和精心准备。

第一个见到航天员归来的人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开舱手冯毅

作为此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开舱手的冯毅,就是返回舱落地后最先到达现场的人之一,也是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看到的第一个人。

“可能大家觉得开舱门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第一个到达现场,意味着很多情况是未知的。因此,我们要针对各种预设场景和困难进行训练,从而增加现场应对各种问题的处置本领。”为了成为第一个见到航天员归来的人,冯毅在西北大漠深处一干就是十八年。

他至今清晰记得,2021年9月17日,神十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自己第一次担任神舟飞船返回舱的开舱手的画面。“当时很激动,也很紧张,头一天晚上心中忐忑不安,想着开不开怎么办?但心里又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能打开’。”最终,冯毅圆满完成这次任务。为了这一天,他一练就是四年。

“在航天搜救领域,开舱绝对是个技术活儿,不仅要求全面掌握开舱技术,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返回舱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与大气发生摩擦,外壳产生高温,导致舱内气压和舱外气压不平衡。”冯毅介绍,开舱时,要用特殊工具精准地插入锁孔,通过减压阀平衡舱内外气压。如果泄压太快,航天员身体一下子适应不了,泄压太慢,会耽误航天员出舱时间。对开舱手而言,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缺一不可。 事实上,开舱手的工作远不止打开舱门。冯毅介绍,开舱前,开舱手首先要用仪器检测返回舱状态,确保各项指标正常。在打开舱门后,他还需要负责对航天员进行抬送、处置现场装备、建立现场警戒等多项任务。为了应对飞船返回舱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他进行了多达40多个科目的学习训练,其中包括野外生存、空中搜索、索降机降、水下救援、水下打捞、各式机械操作等等。

“平常感觉开舱门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是为了这个动作,背后是许许多多看不见的训练。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荣幸,还是一份责任,更多的是一份担当。”冯毅如是说。

“我是猛士,奉命接航天员回家”

▲航天搜救队地面分队调度员王国梁

载人航天工程被誉为“万人一杆枪”,而飞船能够平安顺利返航,少不了无数幕后英雄的默默付出。

“我是猛士”“猛士明白”……神舟十八号飞船进入返回程序,夜幕中的东风着陆场茫茫旷野中,一道道指令通过“猛士”,传向四面八方。“猛士”的背后,便是航天搜救队地面分队调度员王国梁的身影。

“我的工作是将上级发出的关键事件以及预报落点等,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地面分队各个小组,以便各小组启动搜索,以最快速度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王国梁这样说。

王国梁介绍,为了迎接神舟十八号飞船,适应此次夜间返回特点,地面分队的综合通信车完成了卫星天线升级改造,指挥调度车业务全面优化,通信设备性能有了大幅提升。“背负台”岗位还开展多次针对性训练,确保图像回传更加稳定、更加清晰。

王国梁坦言,每次载人飞船搜救回收任务,他都是在指挥车的屏幕前进行紧张操作,无暇顾及飞船返航开伞、缓冲发动机点火反推着陆的壮观瞬间。“在任务当天确实心情肯定是激动的,但是我们必须得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准确无误地将每一个关键节点做好传达。”

“我是猛士”“返回舱落点坐标如下”“地面分队迅速向预报落点机动搜索……”虽然身在幕后,王国梁口令不仅指引着地面各个小组行动,他的声音还通过电视及网络直播,让无数人知晓。

“我是猛士,我的任务就是奉命接航天员们回家。”王国梁说,虽然每次任务很难像有些队员们可以直接面对航天员,但能用自己的声音为航天员回家保驾护航,心中充满自豪。

王国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整个搜救分队有个传统,那就是航天员安全转移,返回舱处置等全部工作完成之后,整个搜救分队会在返回舱旁边合影,“这是我感觉 最开心的时候。”

自创“水桶操”的飞船返回舱吊装操作手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落地后,如何将它安全吊装转运,也是后续处置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地面搜救分队返回舱吊车驾驶员兼吊装操作手万川

“返回舱内有各种仪器设备,非常精密,同时搭载有很多载荷,因此在扶正及吊装的时候,不能有大的晃动,也不能有大的磕碰,整个起吊要平稳、精准、一次到位。”作为地面搜救分队返回舱吊车驾驶员兼吊装操作手,万川如是说。

在从事这项工作之前,万川是一名火箭转运吊装操作手。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普通的吊车使用的是钢丝绳,返回舱吊车用的是柔性起重吊带。从普通吊装工作到标准要求高、难操作的四驱返回舱吊装,“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做到精准。

”为了练习返回舱吊装,万川自创了一套“水桶操”,他把装满水的水桶当作任务目标,日积月累的练习让他实现了从吊起水桶撒一半,到吊起水桶滴水不漏的转变。他坦言,要开好吊神舟飞船的吊车,唯有能吃苦、多思考、勤练习,才能把这项工作完成好。

作为神舟飞船的金牌搬运工,从神十二到神十八,万川将一艘艘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起吊,顺利转运。

“开上吊车,吊上我们的返回舱,也是一份荣誉,能为载人航天事业作贡献,我感到非常自豪。”万川说,他愿意一直干下去,多带几名徒弟,在一线参与并见证国家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