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零食行业头部企业鸣鸣很忙集团近日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其门店网络已突破1.6万家。截至今年6月底,该集团全国门店总数达16783家,其中加盟门店占比高达99.9%,达到16759家。这一规模使其成为国内休闲食品零售领域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
经营数据显示,鸣鸣很忙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商品交易总额411亿元,同比增长86.9%。同期营业收入达281.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3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86.5%和265.5%。国际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显示,按2024年休闲食品GMV计算,该集团已跃居国内行业首位。
在商品结构方面,集团现有3605个SKU在库,其中约四分之一为定制产品。每家门店保持不少于1800个单品陈列,每月平均上新超百款商品。值得注意的是,其门店网络在下沉市场覆盖广泛,约58%的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已进入1327个县级行政区域。
追溯企业发展历程,鸣鸣很忙集团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于2023年11月合并组建。前者由晏周2017年创立于长沙,后者由赵定2019年创始于江西宜春。合并后集团延续"人民零食品牌"定位,通过规模化采购实现价格优势。招股书显示,其产品平均价格较线下超市同类商品低约25%。
财务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间,集团营收从42.86亿元增至393.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3%;同期经调整净利润由0.82亿元增至9.1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234.6%。但低价策略也带来利润压力,三年间毛利率始终维持在7.5%-7.6%区间,净利率未超过2.2%。
行业分析师指出,该集团当前面临多重挑战。深圳中为智研咨询研究员陈穆丽认为,持续上涨的门店租金、人力成本和物流费用,与低价策略形成矛盾,要求企业必须通过规模化运营维持盈利。集团在招股书中坦言,过度依赖加盟模式可能带来管理风险,16759家加盟店的经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业绩。
随着行业竞争进入深度整合阶段,企业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当前普遍存在的"虚胖"现象需要解决。华福证券分析师刘畅建议,企业应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从渠道品牌向商品品牌升级,同时谨慎进行品类扩展。
供应链建设成为决定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陈穆丽强调,构建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发展高毛利自有品牌产品,将是鸣鸣很忙集团突破利润瓶颈的核心。集团在招股书中也承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若不能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