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劳动生产率与巴拉萨效应出发 预测未来主要货币汇率走向

   时间:2025-10-23 12:45:0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项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研究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与汇率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实际人均GDP指标衡量劳动生产率,横向对比了多个币种的静态高低估情况,并对未来汇率走势进行了预测。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指出,在“落后”经济体追赶“发达”经济体的过程中,实际有效汇率会因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持续升值。以中国为例,2005年至2015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单边升值正是这一效应的体现。根据OECD的预测,2025年和2026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可能保持上行趋势。

通过对15个经济体2024年劳动生产率数据的对比,研究发现印尼盾、瑞士法郎和南非兰特的高估程度超过20%,美元、印度卢比和新西兰元也呈现一定高估。相反,韩元、日元和加拿大元低估超过20%,欧元、英镑和巴西雷亚尔则处于相对低估状态。人民币在2024年的实际有效汇率略高于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估幅度为3.45%,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将相对较小。

在双边汇率方面,研究通过滤波处理劳动生产率数据后发现,未来一年美元兑欧元、英镑可能小幅升值,而兑人民币的汇率将呈现先弱后强的态势。同时,美元兑日元、澳元、加元、新西兰元和韩元的汇率可能走弱。对于人民币而言,欧元和英镑兑人民币的汇率可能温和走弱,日元和韩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短期承压后可能反弹,瑞郎兑人民币的汇率则可能走弱。

进一步分析显示,劳动生产率差异对双边汇率的预测具有启示意义。例如,未来一年美元相对欧元和英镑的内生动能趋向于温和升值,而美中劳动生产率差的变化可能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产生复杂影响。资源国货币如澳元、加元和新西兰元在2026年底前相对美元可能呈现升值动能,韩元相对美元也有升值潜力。

在兑人民币的双边汇率预测中,研究指出欧元和英镑相对人民币的内生动能可能温和走弱,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承压,并在2026年维持强势。澳元、加元和新西兰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2026年第一季度可能承压,随后三季度有温和反弹动能。韩元相对人民币的汇率在未来一年也可能呈现内生反弹动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