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整体表现谨慎的背景下,泡泡玛特凭借一份亮眼的三季度财报,为行业注入了一股强劲的信心。这家以潮流玩具起家的企业,正通过全球化布局与IP多元化战略,展现出穿越经济周期的强大能力。财报数据不仅印证了其商业模式的韧性,更成为中国新消费品牌创新力与全球化潜力的重要观察样本。
财报显示,泡泡玛特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达245%-250%,较上半年204%的增速进一步提速。这一成绩既源于2024年同期低基数的反弹,更凸显了企业内生增长动能的持续释放。从市场维度看,其增长呈现"双轮驱动"特征:本土市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海外市场则成为新的增长极。
在中国市场,泡泡玛特三季度收益同比增长185%-190%,较上半年135%的增速显著提升。线下渠道通过优化门店选址、提升消费体验,以及加强港澳台地区运营,实现了130%-135%的收益增长。线上渠道表现更为突出,300%-305%的增速得益于产能释放后的有序供货,以及针对"黄牛"炒作的有效治理,真实粉丝的购买体验得到实质性改善。
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最大亮点。三季度海外收益同比激增365%-370%,其中美洲市场以1265%-1270%的增速领跑,欧洲及其他地区增长735%-740%,亚太市场(不含中国)增长170%-175%。这种"遍地开花"的态势,源于全球化战略的系统推进:三季度新增23家海外门店,覆盖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纽约世贸中心等标志性商圈,同时通过LABUBU等头部IP的本地化运营,成功构建起全球粉丝社群。
支撑高增长的核心,在于泡泡玛特对IP生态的深度运营。其IP矩阵正从单一爆款向多元化、文化化方向演进。LABUBU通过十周年全球巡展持续保持热度,新IP"Twinkle Twinkle"新品屡屡售罄,SKULLPANDA、HIRONO等则通过跨界联名拓展受众。这种策略的本质,是将IP从视觉符号升维为文化载体——通过粉丝见面会、艺术展览、影视联名等方式,构建完整的IP世界观,显著提升了用户粘性与生命周期价值。
供应链与全球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样关键。面对全球需求爆发,泡泡玛特在产能释放的同时,展现出更精细的供需平衡能力。通过控制供给节奏,公司有效平抑了二手市场价格波动,维护了品牌价值与粉丝体验。对"黄牛"的持续打击,虽然短期内可能影响炒作热度,但长期看有利于构建健康的品牌生态。
从产品公司到IP运营平台的转型,是泡泡玛特战略升维的核心。国际投行持续看好其长期价值,正源于这种从"卖玩具"到"运营文化"的质变。当"潮流玩具"标签逐渐被"全球IP综合运营平台"取代,泡泡玛特正用数据证明:真正的品牌力,源于对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全球化资源的系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