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消费活力释放 开放能级提升 武汉加速迈向双循环核心新枢纽

   时间:2025-10-13 09:29:0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进程中,武汉正以蓬勃的消费活力与不断提升的开放能级,加快打造成为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城市。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充分发挥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的关键作用,通过盘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着“武汉力量”。

2024年,武汉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29.3亿元,稳居全国前十,增幅跃升至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10.5%,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一。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完成营业额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同时,武汉全年举办展会节事活动1060场,展览总面积超过330万平方米,连续两年突破300万平方米,获评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等多项荣誉。

枢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武汉注入了强劲动能。内贸流通领域,武汉从跟跑转向领跑,2025年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持续稳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前列,并荣获央视“美好消费典范城市”称号。对外贸易方面,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达57.1%,今年1至8月增长17.1%,跃升至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二位。国际合作领域,武汉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覆盖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武汉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助力市场主体提质扩容。新型消费地标如武汉SKP、万象城、杉杉奥特莱斯等相继落地,丽思卡尔顿等优质项目入驻,永旺、沃尔玛等外资企业持续深耕。同时,武汉建成12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近三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超千户,总数突破6700家。在“走出去”方面,武商MALL、中百罗森等企业拓展市场,泥靴、祐禾面包、益禾堂等品牌成长为全国连锁知名品牌。武汉引育11家国际供应链平台,认定9家进口商品集散中心,进出口实绩企业超4000家,百亿规模企业达9家,“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生态逐步形成。

消费场景的创新与贸易新业态的崛起,进一步点燃了武汉的消费活力。近三年,武汉引进各类首店超千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六。培育了5家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国家级示范步行街与智慧商圈。首家市内免税店的建成与88个离境退税店的获批,以及18个直播电商集聚区的形成,推动了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的蓬勃发展。贸易领域,武汉获批5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10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近三年跨境电商年均增长48.3%,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年均增长22%,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达45%,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开放型经济方面,武汉近三年成功争取服务业扩大开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等6个国家级试点,近30项创新举措向全国复制推广。三大综保区进出口额突破千亿元,年均增长29.6%,东湖综保区跻身全国及中部地区“双A”类综保区。同时,武汉建成7个国家及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新设6家境外经贸联络处,全国首个AI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落地并在全省推广,服务全省9000余家外经贸企业。

物流通道的织密,为武汉跻身全国物流枢纽第二城提供了有力支撑。超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形成,中欧班列(武汉)连续两年开行超千列,通达欧亚大陆40国、120城。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空中网络畅达全球,花湖空港国际公司与光谷城市货站的联动建设,加快了“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建立。目前,武汉已完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形成以3个国家一类口岸、9类13个指定监管场地为支撑的口岸开放体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