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实体店大考:破局关键在"人",以真诚服务重塑商业温度

   时间:2025-10-03 06:02: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漫步街头巷尾,不难发现,曾经热闹非凡的超市与门店,如今纷纷紧闭大门,往昔人头攒动、排队结账的盛景一去不复返。众多商超、门店及小微企业为何在当下举步维艰,甚至走向衰败?其实,多年前,就有专家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媒体上,针对中国各类中小型企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发表了《新时代中国商业门店何以蜕变重生?》等文章,并提出了诸多经营发展策略,从现实竞争等多个层面,为中小企业和实体店业主提供了系统且科学的指导。

令人遗憾的是,多数业主仍深陷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坐商思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显得手足无措,最终被淘汰出局。不少商业门店业主在经营失败后,仍将责任归咎于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甚至在网上发出关闭网购的荒谬建议。这种固化的传统商业思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问题并非出在资金、技术或资源上,而在于思维、眼光和认知的局限。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国内外实战派权威人士就已预言,科技革命与商业变革将给企业家和中小微企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经营大考”。这场考试的核心在于:能否抓住市场机遇?能否将真正有才华的人才视为长久合作的伙伴?能否将消费者视为上帝?然而,现实中能够通过这三大考题的企业负责人,仍是少数,这便是众多中小微企业和商业门店发展受阻的根源。

反观那些门庭若市的商业门店,其成功秘诀往往在于最朴素的服务——服务人员主动为顾客拎包,导购在货架旁耐心解答疑问,甚至提供尽善尽美、质优价廉的服务。经营的本质,从来不是冰冷的交易,而是充满温度的服务。当超市能够记住老顾客偏爱的酱油品牌,当便利店愿意为晚归的顾客留一盏灯,“上帝”自然会成为忠实的回头客。

曾经的中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在中国市场耕耘近三十年后,几乎全面退出;大润发在2025年上半年也一口气关闭了8家大卖场,并裁撤了整个华中大区。难道是因为人们不再逛街了吗?显然不是。国内权威大报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闭的不是实体店,而是那些20年都未改变的经营理念。过去,大卖场凭借场地租金和渠道优势,就能轻松盈利。但如今,电商将“便利”做到了极致,如果商家还指望顾客为了“买瓶酱油”而忍受停车难、通道拥挤、结账排队和高价,那么门可罗雀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众多反面教材中,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正面榜样——河南的胖东来。它堪称零售界的“奇迹”,2024年销售额达169亿,2025年预计将突破200亿。它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就是将“把人当人”这一口号变成了现实。对顾客,它“宠爱有加”:商品严格检验,不满意30天内可退;发现别处更便宜,立即补差价。这哪里是超市,简直是为顾客提供了“购物保险”。对员工,它“慷慨大方”:员工平均月薪8315元,远高于当地水平。一个被尊重、收入体面的员工,自然会发自内心地微笑,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胖东来的成功,并无秘密可言,就是将商业最基本的“品质+服务”做到了极致。当其他超市还在算计如何从顾客和员工身上节省成本时,胖东来却在思考如何让大家愿意再次光顾。当然,也有知错就改的“优等生”。永辉超市在巨亏之后,终于放下身段,学习胖东来的模式,启动了“调改”。闭店重开,引入本地小吃,优化动线……调改后的店铺,满三个月基本都能实现盈利。这说明,不是消费者变了心,而是你的店铺是否值得他们专程前来。

还有一些书店,早已超越了单纯卖书的范畴。它们提供了雅致的阅读区、香浓的咖啡,成为了一个可以消磨一整天的“文化客厅”。它们卖的不仅是书,更是一段惬意的时光。

未来的经营,属于那些“觉醒者”。因为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它依赖于人的创造价值。电商再便捷,也无法替代一家人周末逛超市的温馨氛围,无法替代亲手触摸商品的踏实感,更无法替代一次贴心服务的愉悦体验。

2025年的这场实体店大考与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答案其实很简单:谁能重新将“人”放在首位,谁就能门庭若市、兴旺发达。那些还在抱怨的老板们,真该去优秀企业学习,去胖东来看看,什么叫做“幸福的烦恼”。他们会发现,企业用真诚的服务将顾客变成朋友,用细节的用心将购物变成享受。不是电商太强大,而是我们忘记了初心——经营方略与商业的温度,藏在货架间的微笑里,在主动帮忙拎包的手上,在记住老顾客偏好的记忆中。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