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一场线上直播活动中,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谢治宇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资产配置策略发表了深度见解。他指出,全球经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周期变革,去全球化趋势导致不同经济体呈现周期错位特征,这一变化深刻影响着资本市场运行逻辑。
从货币政策维度分析,谢治宇观察到非美发达国家与美国的政策节奏存在显著差异。供应链体系重构促使各国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种结构性转变导致长久期资产的预期回报率持续走低。与此同时,全球流动性过度充裕引发股债市场同向波动现象,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更为突出。针对这一风险特征,他建议投资者适当提高黄金等逆周期资产的配置比重。
对于大类资产走势,谢治宇给出具体研判:美元资产短期存在技术性反弹可能,主要受降息周期与财政刺激政策推动经济软着陆预期影响,但长期需警惕债务货币化带来的信用风险。人民币资产方面,短期面临升值压力源于经济增长动能改善与跨境资本回流,长期来看实物资产价值重估将支撑人民币资产持续走强。
债券市场层面,谢治宇认为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呈现分化特征。短端利率将跟随美联储政策调整波动,长端利率则受经济软着陆预期与美联储独立性争议双重影响。聚焦国内债市,他指出人口结构变化导致负债端久期压力上升,但经济结构转型已显现积极信号,未来可能出现存款资金从债市向股市迁移的态势。
商品市场方面,原油价格预计维持区间震荡格局。黄金因其与美元的低相关性特征,成为当前优化资产组合风险结构的有效工具。铜价则受益于新能源与人工智能产业需求增长,叠加供给端开发周期延长的特性,使其在顺周期品种中具备较强配置价值。
在权益投资策略上,谢治宇强调大类资产分析对股票投资的双重价值:既可通过宏观变量把握非基本面因素引发的市场波动,精准定位市场估值水位;又能依据经济周期阶段,识别不同通胀环境下表现最优的资产类别。具体到选股标准,他建议重点关注三个维度:资产端弹性指标(资本开支与折旧摊销比例)、估值水平(PE、PB区间)以及需求端的确定性改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