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杭州科技圈因“六小龙”企业引发全国关注时,河南消费领域正悄然掀起另一场品牌革命。蜜雪冰城登陆港交所、泡泡玛特创始人登顶河南首富、巴奴火锅递交上市申请,三个现象级品牌在半年内密集涌现,让“河南消费新势力”成为商业界热议话题。
这片孕育出宇通客车、三全食品等巨头的中原大地,正以独特的消费生态重构商业版图。近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如同天然实验室,既包含郑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又延伸至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这种多层次市场结构,迫使品牌必须同时满足从京津冀消费高地到乡镇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无形中锻造出极强的市场适应力。
火锅行业的竞争数据印证着这种生存法则:河南现存2.4万家火锅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在如此激烈的战场中,巴奴却以品质路线杀出重围——其整体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三,在高端火锅赛道(人均消费超120元)更是以3.1%的份额独占鳌头。这种逆势生长的奇迹,与河南深厚的产业积淀密不可分。作为农业与食品加工大省,河南在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改造等领域的前沿探索,为消费品牌提供了技术与管理双重支撑。
在蜜雪冰城用极致性价比席卷全球、泡泡玛特靠情绪价值征服Z世代时,巴奴选择了一条更具争议的道路:将客单价推高至140元,直逼火锅行业天花板。这种“反性价比”策略招致“太贵”的质疑,却也收获了市场的另类认可。招股书显示,其2022-2024年营收从14.33亿元增至23.07亿元,经调整净利率从2.9%攀升至8.5%,2025年一季度更达到10.8%。
这种“争议即流量”的现象,在河南新消费品牌中呈现出共性特征。被诟病“智商税”的泡泡玛特成为全球潮玩标杆,遭批“低端”的蜜雪冰城门店突破4.6万家。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没有争议的品牌不值得期待,就像没有个性的人难以被记住。河南这些品牌的成功,本质是精准把握了消费市场的‘K型分化’——向上是稀缺性竞争,向下是性价比血战,但两端都存在机会。”
巴奴的案例尤为典型。当同行在下沉市场厮杀时,其坚持“产品主义”战略,从毛肚、笨菠菜等单品品质把控,到火锅文化场景营造,构建起差异化壁垒。吴晓波评价:“在高海拔市场打仗更难,因为品牌价值塑造需要更强的定力。中国消费者需要高品质产品,餐饮业更需要标杆品牌,巴奴的环境体验与产品标准能否持续获得认可,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
资本市场的审视则更为现实。香颂资本沈萌指出,投资者关注的核心是高增长与高收益的可持续性。“餐饮企业上市后,股价表现取决于门店盈利能力、增长模型可复制性以及抗风险能力。巴奴需要证明,其品质故事能转化为稳定的财务回报。”
这场品质与规模的博弈,正在重塑中国消费品牌的进化逻辑。当巴奴冲击“品质火锅第一股”时,其面临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考验,更是对长期主义的价值验证。正如吴晓波所言:“品牌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否坚守承诺比短期争议更重要。市场最终会奖励那些保持正念、专注本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