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联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发布的上市交易公告书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该基金总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98.93%,显示出专业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强烈兴趣。其中,保险机构成为最大买家,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个人分红账户持有11.5亿份,占比达92.27%,展现出险资对权益市场的积极布局。
除保险资金外,养老金产品和企业年金计划也积极参与。长江金色交响混合型养老金产品、中国移动企业年金计划各持有1000万份,湖北省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企业年金计划分别持有500万份。证券机构和私募基金同样现身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金融机构通过配置ETF参与市场投资。
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的独特设计成为吸引机构资金的关键因素。该指数从中证A500样本中精选50只连续分红、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证券,采用股息率加权方式编制。平安基金分析指出,这一指数覆盖21个申万一级行业,避免了传统行业过度集中,同时超配新质生产力方向的核心资产,实现了红利策略的分散化投资。
ETF正成为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企业年金计划持有的ETF份额超过120亿份,较去年底增长24亿份。工商银行企业年金计划出现在10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重点增持港股科技和创新药相关产品。养老金产品同样活跃,富国富强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持有ETF超23亿份,主要加仓电力公用事业和芯片领域。
保险资金在ETF市场的布局力度持续加大。截至6月底,保险资管产品和保险机构持有ETF超过2400亿份,上半年增持中证A500ETF超百亿份,对恒生科技和港股通互联网ETF的增持均超过28亿份。值得注意的是,险资对高端制造、芯片、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板块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反映出投资方向的调整。
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在股票ETF市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6月底,机构持有的股票型ETF金额从去年底的16071亿元增至19406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金额则增至10616亿元。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机构持有比例维持在60%以上,2020年后有所下降,2024年重新回升至60%以上。
市场分析认为,ETF的发展对A股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瑞银证券预测,到2030年中国ETF规模有望达到17万亿元,规模扩张将显著增强市场流动性。作为重要的"稳定器",ETF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格局,推动市场向更加成熟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