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中国头部企业整体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入围门槛连续23年攀升,达到479.60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这份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榜单,全面展现了我国大企业的成长轨迹与创新活力。
从规模指标看,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资产总额突破460.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6%。其中,国家电网以近4万亿元的营收规模领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三家企业营收均超过2万亿元。榜单前十位企业还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国铁路工程集团和京东集团。
经济效益方面,500强企业实现净利润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9%,收入净利润率提升至4.27%,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人均指标表现亮眼,员工人均营业收入达349.38万元,人均净利润14.9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0.98万元。
在创新驱动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500强企业全年研发费用投入1.73万亿元,研发强度达1.95%,连续八年保持增长。专利质量显著提升,持有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03.96万件,占比46.33%,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先进制造业企业数量从“十四五”初期的23家增至32家,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电池、通信设备等领域新增9家入围企业。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传统房地产企业数量大幅减少,房屋建筑和住宅地产行业入围企业从56家降至32家。新入围或重返榜单的39家企业中,汽车零部件和物流供应链企业表现突出,共新增6家。
区域分布方面,500强企业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北京、浙江、广东、山东、江苏五地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千亿级企业群体持续壮大,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达267家,占比53.4%,其中15家企业营收突破万亿元大关。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自“十四五”实施以来,500强企业人均营业收入增长29.89%,人均净利润增长22.48%,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