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牧业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117.HK)近期公布了其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正值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际。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行业周期性的双重挑战,中国现代牧业凭借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了稳健的发展,彰显了强大的企业韧性。
在报告期内,公司的财务表现稳定且呈现出积极的趋势。上半年,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了60.73亿元人民币,现金EBITDA为14.77亿元人民币,经营现金流更是大幅增长了23.3%,达到了4.90亿元人民币。在原奶生产方面,公司上半年共产出166万吨原奶,同比增长14.6%,其中特色奶的产量增长了67%,普通奶的产量也增长了11.5%。成乳牛的年化单产达到了13.2吨,同比提升1.5%。
中国现代牧业始终坚持成本领先的战略,通过一系列系统性举措,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斤奶销售成本大幅下降至2.32元/公斤,同比下降10.1%。其中,饲料成本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和配方调整,下降至1.79元/公斤,同比下降11.4%。这一系列的成本降低措施,有效地对冲了原料奶价格下降的影响,使得原奶业务的毛利率保持在30.2%的水平。同时,公司积极把握融资市场机遇,优化债务结构,使得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上半年融资成本率从3.40%下降到3.28%。管理成本也得到了显著改善,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创新,行政开支同比下降了5.6%。
公司经营现金流的充裕,为抵御市场风险和保障日常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牛群规模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公司的资本开支同比下降了16.9%,达到10.5亿元人民币。公司审慎的资本开支策略,有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产运营方面,中国现代牧业通过优化牛群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效能的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奶牛存栏量为47.2万头,成乳牛占比从51.1%提升至54.1%。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成乳牛年化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2吨。同时,公司加大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力度,特色奶的产量和占比均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中国现代牧业不仅做强了核心业务,还在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上全面发力。上半年,养殖综合解决方案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饲草业务管控土地资源超过100万亩。数智平台爱养牛积极打造供应链金融,覆盖400家牧场和158万头奶牛,数字化赋能成效显著。在育种方面,公司建立了2个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自主培育种公牛30头,持续推动解决育种难题。
在员工福利和职场环境方面,中国现代牧业构建了独特的幸福职场生态体系,员工敬业度和满意度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凭借卓越的雇主品牌建设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实践,连续三年获得“DEIB雇主品牌大奖”,并荣膺EBI 2025年度“幸福职场大奖”及“DEIB多元公平包容大奖”,成为乳制品行业的佼佼者。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现代牧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在ESG领域获得了国内外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MSCI评级上调至A,位居中国牧业首位。同时,公司还发布了《可持续发展融资框架》,并获得了穆迪SQS3第二方认证意见,成为中国牧业首个SPO认证。在绿色低碳方面,公司连续四年通过范围一和范围二温室气体核查ISO 14064认证,并有多家牧场荣获“中国首批奶业低碳示范牧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