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云再起,股神巴菲特的新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伯克希尔·哈撒韦二季度持仓报告一出,市场即刻沸腾——巴菲特竟然开始减持其长期持有的苹果股票!这一举动无疑让众多投资者大跌眼镜,毕竟苹果可是巴菲特持有了九年的“心头好”。然而,深入分析报告,更令人玩味的是,巴菲特此次采取了“一增一减”的策略,一边抛售科技股,一边却在医疗、钢铁等传统领域默默布局。
苹果股票的减持,看似让人费解,实则背后隐藏着“甜蜜的烦恼”。尽管苹果仍是伯克希尔的头号重仓股,但巴菲特此次减持了2000万股,市值蒸发41亿美元。这并非巴菲特首次对苹果动手,去年他已有过两次减持记录。有人猜测,苹果是否已失去昔日光彩?然而,事实或许并非如此简单。苹果当前的市盈率已超过30倍,对于坚持价值投资的巴菲特而言,这一价格或许已略显“高估”。加之科技股波动加剧,适当减仓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美国资本利得税可能上调,提前减持无疑能减轻税负,巴菲特这一“税务筹划”之举,堪称老练。
与此同时,巴菲特对银行股的“大撤退”同样引人注目。美国银行被减持2600万股,持股量几乎减半。这一举动无疑让人震惊,毕竟美银曾是巴菲特十年来的“摇钱树”。然而,此次减持或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有关。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降息,银行净息差收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加之美银持有的1090亿美元未实现损失,这颗“定时炸弹”让巴菲特不得不重新评估风险。
然而,在减持的同时,巴菲特却在增持雪佛龙等能源股。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能源股俨然成为“印钞机”。雪佛龙股息率超过4%,现金流稳定,备受巴菲特青睐。伯克希尔还悄悄买入了纽柯钢铁、Lennar和D.R. Horton等传统行业公司。这些公司均为各自领域的“隐形冠军”,巴菲特此举无疑彰显了其“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投资哲学。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因高利率而低迷之际,这两家地产龙头的市净率均不到1倍,堪称“白菜价”。而钢铁行业作为经济复苏的风向标,一旦基建政策发力,股价有望迎来爆发。
更令人瞩目的是,巴菲特还买入了联合健康等医疗保健公司。医疗保健行业天生具有“抗周期”属性,联合健康作为美国最大的医保公司,客户粘性强、现金流稳定,完全符合巴菲特寻找“护城河”的标准。这一布局无疑为伯克希尔的“防御阵型”增添了重要一环。
仔细观察伯克希尔的持仓变化,不难发现巴菲特正逐渐从科技股转向传统行业。除了医疗、钢铁、地产外,他还买入了户外广告公司Lamar和锁具公司安朗杰。这些公司业务简单、现金流稳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这一转变或许意味着巴菲特正在为潜在的经济衰退做准备。毕竟,当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历史上这往往是经济衰退的预警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已超过15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现金储备,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市场波动,另一方面则是在等待“黑天鹅”事件出现时抄底。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巴菲特用现金“横扫”市场一样,此次他或许又在酝酿类似的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盲目跟风巴菲特的操作并不可取,但他的投资思路却值得借鉴。降低科技股仓位、关注防御性板块、保留现金储备、坚持长期主义……这些策略或许能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毕竟,巴菲特的每一次调仓都是对市场的一次“压力测试”,而他的“防御阵型”里往往隐藏着下一个十倍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