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封锁中国芯片反促其崛起,日媒:中国越强,未来霸主地位难撼!

   时间:2025-08-04 15:28:40 来源:David聊科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华为5G业务的受挫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019年,美国的一纸禁令,如同一道惊雷,让华为5G技术遭遇打压,智能手机业务更是一夜之间失去了5G芯片的支持。加之谷歌GMS服务的断供,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外界普遍唱衰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中国芯片企业并未选择退缩。相反,它们迎难而上,开启了疯狂的“自我救赎”之路。在美国将华为、长江存储等数百家中国芯片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并全面封锁相关技术后,中国芯片企业选择了“闷声干大事”的策略。它们不再张扬,而是默默耕耘,致力于技术的突破和产能的提升。

中芯国际在采购ASML公司EUV光刻机失败后,毅然决定投资1500亿元,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天津四地新建晶圆厂。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成熟芯片的月产能,更在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领域实现了对全球的超越,稳居榜首。这一成绩,无疑是对美国封锁政策的有力回击。

而令人讽刺的是,当美西方还在为制裁“中国芯”而沾沾自喜时,一份来自调研机构的报告却给它们泼了一盆冷水。报告预测,到2027年,中国在全球成熟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43%,稳居第一。这一数据无疑让美西方感到震惊和无奈。

事实上,比尔·盖茨的预言似乎正在成为现实。早在美对华开启第一轮芯片制裁时,他就曾公开表示,对中国芯的打压是错误的,这不仅会损害美芯片企业的利益,更会激发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如今看来,他的这一观点似乎得到了验证。

经过几年的布局和深耕,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从设备到材料的全产业链打通。在芯片设计软件方面,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企业已经攻克了14nm以上的设计难题。在光刻机、蚀刻机等关键设备方面,上海微电子、中微等企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8nm光刻机已经实现量产,5nm刻蚀机也成功打入台积电供应链。

以华为、长江存储、紫光、比亚迪等为代表的硬核科技企业也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华为麒麟芯片的强势回归给高通带来了巨大压力,长江存储在NAND闪存领域的市占率不断攀升,比亚迪和紫光则在汽车芯片市场上大展拳脚。这些企业的出色表现不仅提升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国际地位,更让全球芯片市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强大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