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领域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员变动风暴,据最新统计,自2025年以来,全球科技巨头已累计裁撤超过8万名员工。此番调整与以往经济衰退期的成本削减不同,它更多地反映了企业战略转型的需求。科技企业正加大对人工智能(AI)的投入,同时系统性地调整人力资源布局。
在这场变革中,微软成为了裁员潮的焦点。这家科技巨头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削减9000个岗位,约占其员工总数的4%。这一决策并非源于业绩压力,而是为了配合其在AI领域的庞大投资计划。微软在2025财年投入高达8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公司高层表示,此次重组旨在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职能重叠,提升运营效率。
谷歌同样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员调整,涉及Android、语音助手、销售合作等多个部门,约200名员工受到影响。meta则预计裁员5%,主要针对非AI岗位。这些企业在缩减传统岗位的同时,积极招募AI、数据科学、工程开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IBM更是直接宣布,用AI聊天机器人替代了200名人力资源部员工。
从岗位类型来看,软件工程师群体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微软总部所在地的裁员中,软件工程岗位占比超过40%。同时,产品管理和技术项目管理岗位也面临较大调整,合计占比约30%。随着AI技术在代码编写与分析方面能力的不断提升,传统工程师的部分开发工作正逐渐被AI所替代。
科技企业不仅在人员数量上进行调整,还在业务层面进行深度重构。Salesforce裁员约1000人,主要来自市场和后台支持团队,但计划持续招聘AI相关销售岗位。该公司表示,将减少对传统工程师的招聘需求,因为AI已具备替代部分岗位职能的能力。惠普同样因AI PC和AI办公系统的上线而进行全面重组,裁员约2000人。
教育科技平台Chegg和教育语言学习平台Duolingo也加入了裁员大军。Chegg因AI工具已能完成大部分答题和辅导功能而裁员22%,Duolingo则裁员10%,并宣布全面转向“AI优先”战略。金融科技公司Klarna的转型更为激进,员工数量从5000人锐减至3000人,采用“AI+人工”混合客服模式,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
在这场由AI引领的变革中,传统的重复性工作、数据录入、客户服务等岗位正被AI系统大规模替代。这些系统能够全天候不间断工作,处理速度更快,错误率更低,成本也更加可控。科技企业的这一系列调整,无疑为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