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券市场即将迎来一项重要变革,自8月4日起,最低上落价位的调整将正式生效,标志着市场运作效率与交易成本的优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最低上落价位,即证券在交易所交易时的最小价格变动幅度,是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成本因素。此次调整覆盖了股价在10港元至50港元之间的股票,具体而言,10港元至20港元区间的股票,其最小变动单位将从0.02港元调整为0.01港元;而20港元至50港元区间的股票,则将从0.05港元降至0.02港元。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表示,这一调整旨在多方面提升市场效能。首先,通过降低最小变动单位,直接减少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使得交易更为经济高效。其次,更细致的价格变动有助于订单在更接近预期价格的水平上成交,提升了交易的精确度和效率。这一举措还有望优化价格发现机制,使市场价格更能准确反映股票的实际价值。
港交所的这一决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充分的市场咨询与准备。早在2024年6月,港交所便发布了咨询文件,提出了下调最低上落价位的建议,并在同年12月发布了咨询总结。期间,共收到了来自交易所参与者、业界组织、机构投资者、企业及个人的110份回应意见,其中大多数支持分两阶段实施调整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并非涵盖所有证券类型,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股本权证等适用证券将纳入调整范围,但交易所买卖产品(ETP)、交易所买卖期权、债券证券及结构性产品则不在此列。调整将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已于8月4日生效,第二阶段预计将于明年推出,针对0.5港元至10港元区间的股票进行最低上落价位的下调。
为了确保第一阶段调整的顺利实施,港交所还将于8月2日组织一场非强制性的系统测试,以便交易所参与者在正式推出前验证其系统准备情况。这一举措体现了港交所对市场平稳过渡的高度重视。
业内专家对此次调整给予了积极评价。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指出,最低上落价位的调整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流动性,增强香港股票市场的竞争力。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则认为,这一调整有望激发量化资金的参与热情,逐步提升港股交易活跃度。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也表示,调整将减少投资者为即时成交支付的溢价,提升市场效率。
此次最低上落价位的调整,不仅是对市场运作机制的一次优化,更是香港证券市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随着调整的逐步实施,香港证券市场将迎来更加高效、活跃的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