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量产商业化加速,万亿赛道谁将脱颖而出?

   时间:2025-07-30 10:52:19 来源:市值Observation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形机器人产业在近期迎来了新的高潮,继智元宣布斥资21亿入主上纬新材后,宇树科技也于7月18日正式踏上了IPO上市辅导的征程,预示着其有望在今年内成功登陆A股市场。

这一系列资本动作无疑为人形机器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自7月的市场低点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累计涨幅已超过11%,正逼近年内新高。这一趋势表明,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在国内市场,智元、宇树、优必选、傅利叶等领军企业纷纷按计划推进规模量产。智元在上海临港的工厂月产能已达到千台水平,而宇树则计划在年内量产超过5000台人形机器人。海外市场上,特斯拉、1X Technologies和Figure AI等企业也相继公布了量产计划,其中特斯拉计划生产1万台Optimus,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热度。

政策扶持与资本助推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重要推手。2023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之后的颠覆性产品,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一规划不仅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激发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吸引了众多新兴玩家的加入。

在量产元年到来之际,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也取得了显著突破。此前,人形机器人的订单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及零售市场,单笔采购金额有限。然而,自2025年7月以来,两大订单的落地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拐点的到来。智元与宇树共同中标了中国移动的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合同金额高达1.24亿元,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首笔亿元大单。随后,优必选也成功中标了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9051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介入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目前,人形机器人玩家主要分为四大类别:以优必选、宇树、智元为代表的机器人新势力;以拓斯达、埃夫特为代表的工业、服务机器人跨界转型势力;以华为为首的科技大厂势力;以及以小米、小鹏、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势力。这四大势力在市场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在四大势力中,宇树科技以其强大的硬件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脱颖而出。自2016年成立以来,宇树科技在电机、主控等硬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推出了多款机器狗产品,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宇树科技迅速切入人形机器人市场,推出了H1、G1、R1等一系列产品。在2025年央视春晚上,宇树的H1机器人高调亮相,赢得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华为作为科技大厂的代表,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早在7年前,华为就开始围绕“机器人+AI”进行技术研发,积累了大量专利。在AI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等方面,华为的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华为宣布介入机器人产业后,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投资热情。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成为关键。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占据了人形机器人70%的成本。其中,丝杠作为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备受市场关注。由于丝杠在设计、制造、材料和检测等环节对精度和工艺要求极高,因此其毛利率高达60%以上。此前,全球市场主要由瑞士、瑞典、美国和日本等国的企业主导,中国厂商大多处于中低端市场。然而,近年来双林股份、五洲新春、贝斯特等上市公司纷纷宣布介入丝杠研发,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除了丝杠外,具备执行器总成能力的供应商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执行器总成相当于将电机、丝杠、力矩传感器等零部件集于一身,再整体供应给下游机器人厂商。相比只做单个零部件的企业,执行器总成供应商在业绩和市场空间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目前,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企业已开始转型介入人形机器人总成商领域,震裕科技、斯菱股份等企业也有所发力。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要想成为零部件领域的赢家,深度绑定下游核心本体厂商和原有业务的持续增长成为两大关键支撑点。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绑定了未来潜在头部的本体厂商将能够确保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同时,原有业务的持续增长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估值,还能为机器人新业务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