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省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的码头上一派繁忙景象,一艘货轮正满载着工程机械装备准备出口海外。这批装备中,不少是由美资企业在华工厂生产的,彰显了外资企业在华业务的活跃与多样性。
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成为吸引外商再投资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海南海口的日月广场免税店,顾客络绎不绝,展现了国内消费的强劲需求。这样的市场潜力无疑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
在山东省荣成市的一家外资电子制造企业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地操作智能电子设备,赶制出口产品。这些生产线上的繁忙景象,正是外资企业在华深耕发展的生动写照。
不仅如此,在各类展览会上,外资企业也频频亮相,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德国博世展台的模拟驾驶体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其中包括一个好奇的小女孩。这样的互动不仅展示了外资企业的技术实力,也传递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7087.3亿美元,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为了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该通知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旨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进行再投资。
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为外商再投资带来了新的利好。例如,在上海,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在江苏,范德威尔中国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投产,成为这家比利时企业在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这些外商“老朋友”的再投资项目接连落地,彰显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根据《通知》的界定,外商再投资是指外商投资企业运用未分配利润或境外投资者以境内合法分得的本外币利润,在中国境内投资新设企业、增资现有企业或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等行为。这种再投资模式有助于形成“利润留存—再投资—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为了落实这一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在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简化办理流程、实施支持政策、便利外汇资金使用以及加大金融支持和创新力度等方面都推出了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旨在从多方面优化再投资管理与服务,为外商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
在实践中,外商再投资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表示,卡赫在中国市场的出色业绩以及中国鼓励外商再投资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持续投资中国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卡赫常熟工厂三期扩建项目和南通的合资公司扩产计划都在顺利推进中。
税收优惠和服务优化也是外商再投资的重要考量因素。益海嘉里金龙鱼资深总监涂长明表示,《通知》中提到的简化办理流程和缩短办理时间等措施,能够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和投资效益。而奥的斯大中华区总裁罗小莉则关注到税收优惠细则,她表示这些政策将为奥的斯在华加大投入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欧莱雅集团也宣布了对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的战略投资,双方将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规模化生产。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表示,中国市场的潜力无限,他们将通过投资构建更具活力的中国美妆生态圈。
随着中国在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外商企业对在华再投资的定位也越来越高。希杰集团中国总裁尹道瑄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大在高品质、健康食品领域的投入与研发,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而通力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通力大中华区总裁包嘉峰则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扩大在华业务,特别是在电梯更新改造方面。
这些外商企业的积极行动不仅展示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为服务型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北京管理合伙人刘思锐表示,他们将调动多领域专业团队,为外商客户提供一站式跨境投资解决方案,助力其抢抓中国市场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