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集团,这家深耕文具行业多年的企业,曾以“一支好笔”陪伴了无数学生的成长与职场人的奋斗。然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屏幕逐渐取代了纸张,无纸化办公成为常态,Z世代对颜值经济和国潮IP的追捧也悄然改变了消费逻辑。得力,这座曾经依靠性价比和渠道密度稳固地位的文具帝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价值重构。
得力集团,作为典型的家族企业,股权结构清晰,由娄甫君、娄甫安和娄安君三人分别持股65%、30%和5%。在文具不再是必需品,情怀难以支撑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得力正站在重新定义自身的十字路口。
近年来,文具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存量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严峻。2024年,整个文教办公用品制造业陷入困境,整体营收同比下降1.6%。得力集团作为行业领头羊,也难逃主业盈利疲软的命运。全年营收虽达到402.35亿元,但相比2023年仅增长了7.13亿元,增幅有限。其中,文具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增长遭遇瓶颈。
以书写工具、学生文具、办公文具等传统品类为例,得力2024年书写工具实现营收24.29亿元,同比增长6.86%;学生文具实现营收34.71亿元,同比仅增长0.14%;办公文具实现营收35.72亿元,同比增长1.74%。这些数据在考虑到市场整体规模及得力自身体量的情况下,显得增长乏力。行业整体出货量的下滑,以及得力在传统文具市场份额拓展的困难,共同导致了营收增长动力的不足。
面对传统文具市场的萎缩,得力曾寄望于“谷子经济”这一新兴领域,试图通过联名IP吸引年轻消费者,拓展增量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689亿元,增长率高达40.63%。得力联名了黄油小熊、蜡笔小新、全职高手等多个头部IP,推出了一系列联名产品。然而,这些联名产品虽拥有较高溢价,但高昂的IP授权费和直播营销成本严重压缩了实际利润,导致得力在“谷子经济”领域的发展并不顺利。
IP库存风险也在得力的“谷子经济”产品中凸显。热门IP的生命周期短暂,加上得力加盟商对二次元文化和“谷子经济”理解不深,运营能力不足,导致联名产品滞销,大量库存堆积在仓库和门店,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在传统文具主业增长乏力、“谷子经济”探索遇阻的双重压力下,得力将目光转向了新能源领域。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容,充电桩市场需求激增。得力选择从家用充电桩切入新能源领域,于2025年6月推出首款7kW功率的家用新能源充电桩。该充电桩主打高性价比,价格较行业均价低约50%,且具备远程操控、多重安全防护等特点,试图以实用功能和低价策略打开市场。
然而,得力在新能源领域的跨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充电桩市场已形成专业运营商主导的局面,得力作为新入局者,品牌认知度不足,市场声量较小。同时,得力缺乏相关技术积累,产品核心元器件依赖外部采购,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得力传统的文具销售渠道与充电桩销售所需的专业渠道不匹配,安装售后服务能力也亟待提升。因此,尽管新能源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得力在短期内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对于得力而言,如何在传统文具业务与新能源业务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其破局的关键。得力需要在改善传统业务盈利质量的同时,在新领域建立差异化竞争力。无论是深耕文具赛道的创新升级,还是跨界领域的技术攻坚,得力都需要将资源聚焦于真正具备护城河的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拾增长动能。